今日刚看到媒体报道,称在日召开的软银股东大会上,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CEO马云以99%得票数连任软银集团董事会成员,软银集团董事长孙正义评价称马云依然是“很重要的生意伙伴”,两人还在会议现场热烈拥抱。
这不得不想到之前,国内舆论将矛头统统指向马云,并斥其违背“契约精神”一事。在不明真相之前,在当事方未表态之时,拿“契约精神”说事,不仅外行,而且误导公众。
首先,除了当事方,似乎没有一个第三方能够真正说清楚,支付宝事件中,是否存在契约?如果存在,真正的契约是什么?理性分析来看,契约既包括企业开办时的投资协议,或者是股东之间的合资协议(shareholder’s agreement),也包括公司章程,还包括在公司运作过程中由利益相关方随时约定和签署的文件。契约是谈出来的,不仅仅包括初始谈判,还包括因为前面的约定不周,后续所进行的再谈判。而这最终要遵守的,是条款,而非精神。以精神办事,难免虚无。因虚无而臆想,借臆想而发声,实在不可取。这也许是跟媒体以“质疑精神”为必备的素质有关,但尊重事实,才是第一要务。
除了部分媒体的阴谋论之外,举矛的群体里,还有一个特殊的职业——投行。投行,即是主要从事证券发行、承销、交易、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投资分析、风险投资、项目融资等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是资本市场上的主要金融中介。也就是说,不管是VIE也好,外资控股也好,作为中介的投行们,功不可没。而马云此次转移支付宝股权一事,投行们集体倒戈,也是件能够理解的事。要知道,国外资本是他们的衣食父母,若此事让外资们对投资国内的热情减退,对投行们是不利的。这也就出现了,为什么事件当事方三缄其口,而国内舆论却纷纷跳出来指责。
当然,这些指责,对于一家公司来说,算不得什么。毕竟,这件事不犯法不违规,也没有出现产品问题。只是,当国内舆论一边倒的时候,我们也应该看看,老外们说了些什么。
《巴伦周刊》在报道中称,那些希望雅虎尽快从对阿里巴巴集团的投资中变现的投资者们,应该尽快的关注马云说了些,因为他才是所有投资策略的关键。
美国《华尔街日报》则引述雅虎联合创始人杨致远的话说,支付宝必须获得一张运营牌照,而获牌的前提是由中国人所有。
英国《金融时报》把焦点瞄准了还没有走上谈判桌的孙正义,该报引用一个熟悉情况的人士的话评论说,孙正义并没有与各方达成一个“不合理”的交易的筹码,也许,他更应该接受雅虎和阿里巴巴之间已经同意的一个“合理”的结果。
而最近的报道却显示,孙正义与马云的关系渐趋于缓和,先是三方联合公开声明,支付宝谈判取得进展;再是马云高票连任软银董事会成员。如此戏剧,国内的批评者们,也该从这件事中冷静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