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shleaf
寒冬才刚刚开始:中国经济金融风险及房地产业发展3

二、产能过剩:一个未完待续的故事
产能过剩是一个老旧而严峻的话题,特别是在2009年以后,刺激计划所导致的行业产能扩张与市场真实需求脱节,加剧了可轻易获得贷款的众多行业的产能过剩情况的恶化。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主要分为提升需求和限制供给两个方面,提升需求主要依靠国内基建项目和“一带一路”等国际合作基建项目;限制供给主要有限制新增产能、升级现有产能并淘汰不合格产能这几个思路。

那么这些政策到底有没有产生显著效果?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逐一分析。首先谈谈固定资产投资,根据安信策略的观点,从公布的去年各地ZF工作报告里固定资产投资目标的数据来看,按照地方固定资产投资目标,16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大约13%左右,但年底实际值却只有8.1%。去年有23个地方两会公布投资增速目标,有10个地区投资实际增速低于目标。以市场最为关心的新疆为例,16年年初ZF对固定资产投资制定的目标是12%,但年底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仅-6.9%。由此可以看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逐年下降,且相较于目标值难超预期,基建可以起到缓冲地产投资增速下滑的作用,但改变不了经济增速放缓的趋势(此前穆迪对中国GDP的预测是2017年6.6%,2018年6.3%)。

如果内部不能完全消化产能,那么自然会想到外部,“一带一路”和亚投行就是沿着这样的思路所制定出的战略方针,将过剩产品出口到区域内的其他国家以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根据中国欧盟协会2016年发布的报告《Overcapacity In China: An Impediment to the Party’s Reform Agenda》,“一带一路”存在着几项不得不考虑的因素:

I.从经济性角度来说,水泥、钢铁、平板玻璃等产品不宜大规模出口;
II.亚投行提供的资金规模和“一带一路”沿途大部分市场的规模均不足以对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产生重大影响;
III.许多国家不愿意大量接受中国的贷款和劳动力,而愿意接受的国家则存在高度的贷款拖欠风险。

“一带一路将在双边合作的基础上实施。在吸纳过剩产能方面,从亚投行以外渠道融资的项目可能拥有更大空间。但是,中亚各国的市场太小,无法大量吸收中国的过剩产能。至关重要的是,ZF相对强势的国家例如印度、印尼、越南愿意接受的中国贷款、产品和劳务很有限。而ZF相对弱势的国家例如巴基斯坦、柬埔寨则存在高度的贷款拖欠风险。中国的政策制定者需要评估冒这样的风险是否符合国家的长远利益。”

另外,对于限制供给方面,中国欧盟协会也给出了相应评价:在中央ZF将化解产能过剩列为重点工作之后,一些行业和省份于2016年1月发布了产能削减目标,安徽、甘肃、山东和新疆还对没有收益的企业开展了调查。但是,由于已发布的产能削减规模普遍较小,且尚未进入落实阶段,因此,仅寄望上述举措能最终带来根本性转变,是不切实际的。2007年至2014年历年召开的年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是一个佐证,因为历年会议都将限制和控制产能过剩作为来年的关键任务,但最终并未取得重大突破。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诸多政策从目前来看并未药到病除,但并不意味着不可行,只是要长久地坚持和深化下去才能看到效果。比如限制产能本来就是老大难的问题,一刀切不仅影响到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还会造成较大规模的结构性失业。产能问题说到底其实是产业转型和国企改革问题,值得庆幸的是,今年国改又有了一些新动作,我们已经看到了中央推进国改的决心和积极探寻新增长点的热情。解决产能过剩是一个未完待续故事,我们期待它会有一个好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