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Xx摩ヤ
【分享】FB收购Instagram的背后:移动互联网的胜利

Facebook周一宣布斥资10亿美元,以股票加现金的方式收购图片社交分享平台Instagram。这个消息很快成为了硅谷最大的焦点,对Instagram本身、硅谷创业圈以及Facebook而言,这笔交易都具有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对创业公司Instagram而言,这是图片社交的胜利,便捷、跨平台与社交是他们成功的三大要素;对创业领域而言,这是移动互联网的胜利,智能手机让创业公司可以触及数千万甚至上亿用户,10多个人的团队就能实现十亿美元估值;对Facebook而言,这笔交易可被视为主动防御,即可化解一个潜在的威胁,又能改善自己最弱的图片分享体验。

13个员工与10亿美元

Instagram是典型的硅谷创业成功故事,如果将旧金山算入广义硅谷概念的话。两个年轻人凯文·斯特罗姆(Kevin Systrom)和麦克·克雷格(Mike Krieger)希望将他们之前的HTML5项目Burbn元素转移到移动图片分享领域,因而在旧金山创建了新创业公司Instagram。 通过Instagram应用,用户拍摄照片后可通过内置滤镜进行艺术化处理,然后实时分享到Instagram图片社区、图片网站Flickr、Twitter、Facebook上。

2010年10月6日,Instagram登陆苹果App Store,当年年底就获得100万用户。如其他社交领域的成功产品一样,Instagram的成功也带着马太效应:2011年6月用户量突破500万,当年9月达到1000万关口,最新的注册用户数据则是3000万。与用户量一道疯狂增长的还有图片数据:去年7月图片上传量达到1亿大关,仅1个月后就突破了1.5亿张。

去年年底,Instagram被苹果评为“2011年度iPhone最佳应用”。在获得成功后,Instagram顺势开始了扩张。上个月,Instagram的分享选择悄然增加了中国新浪微博,这是他们首次在海外市场进行扩展。而上周,Instagram宣布推出Android版,进军目前智能手机领域占有率最大的谷歌(微博)阵营。

Instagram的估值也随着产品的成功迅速飙升。去年上半年的第一轮融资,Instagram筹集了700万美元,当时用户只有175万人,而上周媒体报道称,Instagram即将完成5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公司估值达到5亿美元。红杉资本领投了本轮融资。值得一提的是,被Facebook收购时,Instagram的创业团队仅仅只有13个人。这是有史以来第一家估值达到10亿美元,而员工数不到20人的公司。

便捷、跨平台与社交

Instagram的成功首先契合了智能手机崛起的大势。用户用智能手机记录自己的生活,分享足迹与感受到Twitter、Facebook等社交平台,而照片显然是其中最有吸引力的要素。数据显示,随着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以及拍照功能的显著提升,iPhone已经取代传统照片成为了Flickr上最大的照片来源。而Instagram的便捷拍照分享为这一需求提供了最大的体验。

跨平台社区则是Instagram成功的第二大原因。与单一的Twitter、Facebook或者新浪微博内置拍照分享功能相比,用户在Instagram上有更多的分享选择。用户希望自己拍摄的照片同时分享在Twitter、Facebook或者Flickr上,因此Instagram的多平台分享功能,为不同社交平台的用户节省了繁琐的操作。一位不愿具名的Facebook图片管理应用开发者对新浪科技表示,“Instagram的成功就在于便捷前期拍照处理和多样化后期分享”。

社交功能是Instagram成功的第三大因素。图片处理功能并不是Instagram的独家杀手锏,如今大多数拍照应用都加入了内置滤镜功能,Camera+等应用甚至加入了专业单反功能,而苹果iPhoto和Adobe的PS Express则提供了更为多元的图片处理选择。而Instagram图片社区则给用户提供了基于图片的社交平台,用户可以在“Popular”功能中欣赏其他人的佳作,点评自己好友的图片,还可以通过图片关注好友实现社交。

移动互联网改变创业

结合近期的另一笔交易来看,或许更能体会近期移动互联网的新趋势。上个月底,社交游戏开发商Zynga以接近2亿美元的价值收购近期火热的Draw Something开发商OMGPOP。Draw Something国内或译为“猜猜画画”,推出仅仅7周时间下载量就突破5000万次,是下载量增长最为迅猛的应用。

一家创办两年的公司Instagram,估值就可以达到10亿美元,甚至超过百年历史的《纽约时报》(目前市值9.46亿美元);一款推出不到两个月的应用Draw Something,下载量就能达到5000万次;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之前,这些数据都是不可想象的。

《硅谷秘史》作者史蒂夫·布兰克(Steve Blank)接受新浪科技专访时表示,移动互联网彻底改变了创业领域,智能手机在全球以惊人的速度普及,成为主要的上网设备;这给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创业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他们的产品可以在极短时间内接触到几千万甚至上亿的用户。

几个开发者、一款产品、几千万用户、数亿美元估值,这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创业亮点。营收模式没有或者前景不明朗,都无法阻止投资者的热情,传统的估值衡量标准似乎已经无法衡量目前移动互联网的创业公司。“用户基数和用户黏性才是最关键的指标”,社交杂志应用Flipboard创始人麦克麦丘(Mike McCue)这样对新浪科技表示。

泡沫是否存在?布兰克不觉得,“泡沫是好事,以前(网络股泡沫)的公司什么都没有就上市,那是欺诈;现在都是风投的钱”。麦克麦丘则更为乐观,“移动互联网是个新事物,或许怎样营收也需要时间发展,只要做好用户体验维持大量用户,现阶段并不需要过度担心营收的问题”。

Facebook的主动防御

收购Instagram是Facebook迄今最大规模的交易,这是即将上市的他们首次收购已经成熟的创业公司;对这家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站也有更为深远的意义。Facebook目前在全球拥有超过8亿用户,收购Instagram显然不是为了后者的3000万用户基数。通过收购招徕人才显然也不适用于这一交易。Facebook收购Instagram更大程度是一种主动防御,通过收购化解潜在威胁并改善自身用户体验。

专注社交媒体的博客《Social Media Insider》如此点评这笔交易:“Facebook不是为了收购机遇,他们只是想拿下对Facebook图片功能威胁最大的竞争对手Instagram。美国科技博客BI撰稿人尼古拉斯·卡森(Nicholas Carlson)在2月初就评价说:“Instagram是Facebook不可忽视的竞争对手,这款应用极大简化了用户社交分享的操作,而Facebook自己的图片分享功能相比而言要繁琐很多,要知道便捷分享是Facebook当初从社交网站混战中脱颖而出的主要原因。”

图片分享显然是目前最热的社交领域,在Instagram获得成功之外,另一家图片社交网站Pinterest的崛起势头更为迅猛,这家创办于2009年的公司已经成为美国第三大社交网站,3月份的访问量超过Linkedin、Google+以及Tumblr等传统社交网站,仅次于Facebook和Twitter。相对于Facebook人与人的社交关系,基于图片的社交更具有渗透性,Instagram、Pinterest都可以超越传统的Facebook与Twitter界线发展自己的用户。

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表示,“我们并不打算未来进行更多此类交易,但最好的图片分享体验是如此多用户热爱Facebook的原因,因此Facebook收购Instagram具有重要意义”。他还承诺,Instagram未来会独立运作,Facebook会帮助这一应用获得更多的用户。

《福布斯》杂志认为,Facebook收购Instagram或许是传统社交网站和基于功能的社交网站整合的开始。一方面Instagram不断增长的图片社区可以扩大Facebook的社交版图,另一方面Instagram将帮助Facebook改善自己的图片分享功能。

夕ゞ
专注那方面的
展开Biu

专注那方面的,我同意。

怎么说呢。

现在宅方面和技术方面。

好像只是决定技术向而还没有明确是哪方面的技术问题吧。。

[查看全文]
Nekor
在国内的话
展开Biu

Instagram 在国内的话,创意会很快被腾讯这类山寨公司采纳,然后山寨出一个比你还强大的东西。

微信是山寨米聊的= =,米聊是参考国外的skype什么的去了。

另外,Instagram 不是花瓣类网站,具体没用过。花瓣类网站的是pinterest,目前在国外也是蛮热的,流量上次了解过是超过了tumbrl和twitter。这也是我一直推花瓣的原因之一。

在国内做应用的话,确实有不少人在做,但是真正创新的很少。而且国内的开发者,聪明的,似乎都把目光放在了国外,就是说,国内的开发人员,开发的程序,卖到国外去。

怎么说,国内的软件行业,各项制度不完善= =,你懂的。

[查看全文]
苏Xx摩ヤ
的案例告诉了我们
展开Biu

Instagram的案例告诉了我们3件事情:

1,再一次证明了在互联网时代任何一个小公司都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崛起并战胜传统的巨头。

20年前IBM觉得自己是IT界老大,微软干掉了他,10年前微软是老大,谷歌干掉了他。5前面谷歌觉得自己已经统治了互联网视频搜索浏览的所有主流业务,无可撼动,FACKBOOK崛起了。

所以不要被巨头们的强大所恐惧。

2,专注于一点的成功。

巨头们因为巨大导致了他们不可能在所有方面做到完美的用户体验,如同上文所说的FB的图片分享功能不完善,才造成了Instagram的机会。返回来看国内,腾讯的业务可谓包罗万象,但除了自身的IM服务主业能达到顶尖的用户体验完,其他业务都只是普通水平,也正因为如此,才保证了新浪微博,YY语音,163邮箱,优酷土豆等其他其他公司的存活。庞大的产品系统构架形成了帝国的姿态,但是人才和精力是有限的,所以没有一个公司能真正的统治互联网。

这点在我们这里也显得极其严重的盲目扩张现象。

3,简洁化和移动网络传播。如果你的网站需要点击3次就能分享出去,而我的只需要点击2次,那么我就比你可以获得更多的用户。移动互联网来势汹汹,但在中国,发展目前来看只有40~50%的总网民覆盖率,如果移动互联网的载体智能手机下降到1000元以下【这是迟早的事情】,覆盖率就可以达到75%,如果能达到500元,覆盖率可以达到90%的新高度。

而目前的50%覆盖率已经很疯狂,豌豆荚和微信都是上千万用户的移动互联网产品,移动互联网造就了产品的易推广性。

产品的核心依然是在于,你能否为用户提供一套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案。

豌豆荚为用户提供了智能手机的数据管理传输解决方案。

微信提供了手机用户免费语音沟通交流的解决方案。

Instagram【也就是现在国内的花瓣类网站】提供的是图片及时分享交流的解决方案。

只要能为用户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简洁的问题解决方案,产品就可以在低成本的运作下广范围的病毒式口碑传播。

Instagram只有13个员工,我相信他们也没有在广告上投入过多的经费。2年时间,上千万美国互联网用户。【美国互联网用户是金子,是愿意为优质的互联网服务付费的。】这在中国可能吗?

可能,微信做到了2年上亿用户。第一是因为产品的确好用,第二是腾讯的推力。但不要谩骂腾讯用广告砸赢了米聊,我们反过来思考,如果微信真的质量不行,群众们都不是傻子,为什么会选择他呢。 为什么你用百度不用搜搜呢,为什么你用YY,不用QQ语音呢,用户永远是最聪明的,难以愚弄的,只有真正解决了用户的问题,才能赢得用户。

@丨端木丶荒冬 @Nekor @落幕。 @夕ゞ 刚八呆哟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