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子3
林璎与越战纪念碑
展开Biu

美国华盛顿国会大厦前的宪法公园绿树成荫,池水泛着涟漪,仿佛是喧嚣城市中的一块安静的绿岛。放眼望去,白宫、华盛顿纪念碑、林肯纪念堂、越战纪念碑、朝鲜战争纪念碑等著名建筑物尽收眼底。然而,在众多建筑中,最有传奇色彩的应该是越战纪念碑。这不仅仅是因为它的设计者是位华裔女子,它独特的造型,简约的构思,大气而富有哲理的创意昭示了其深邃的内涵,成为世界墓碑建筑史上的奇观。

越战纪念碑又称越南战争纪念碑、越战将士纪念碑、越战阵亡将士纪念碑、越战墙等,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中心区,坐落在离林肯纪念堂几百米的宪法公园的小树林里。越战纪念碑不同于以往高耸入云的纪念碑,整个纪念碑建在地面以下。纪念碑是两面巨大的抛光黑色大理石三角墙相对深向地下,墙体呈扇形张开,墙的背面嵌在一个自然隆起的土坡里,对角成V字形。熠熠生辉的黑色大理石墙上以阵亡日期为序,镌刻着美军57000多名于1959年至1975年间在越南战争中阵亡者的名字。隐身在地下的纪念墙让前来参观的人们避开闹市的喧嚣,在这里静静地反思和凭吊。凭吊者可以从镜子一般的墙面上看到死去的亲人、战友的名字和自己哀痛的脸。无数美国人在她设计的纪念碑前洒下了热泪。

纪念碑的设计者是当年耶鲁大学一位21岁三年级的华裔女学生林璎。当年在建筑大师云集的美国能采纳一个还没毕业的学生的设计,简直就是个奇迹,接下来在全美引起的轩然大波更是令世人瞩目。

1979年4 月,一群参加过越南战争的老兵在首都华盛顿成立了一个社团,要在国家大草坪博物馆、纪念碑群落地带建造越南战争阵亡将士纪念碑。他们提出,这座拟议中的纪念碑要成为美国社会中一个鲜明的形象,不管这座纪念碑最后建造成什么样子,它必须满足四项基本要求:一、纪念碑本身应该具有鲜明的特点;二、要与周围的景观和建筑物相协调;三、碑身上镌刻所有阵亡和失踪者的姓名;四、对于越南战争,碑身上不要有一个字的介绍和评价。

1980年7月1日,美国国会批准,在靠近林肯纪念堂的宪法公园尽头建造越南战争阵亡将士纪念碑,建设资金全部由私人捐助。这年秋天,由美国建筑家学会组织,在全国公开征集纪念碑设计方案。征集过程中共收到1421个应征方案。方案设计者被隐去姓名,由8位国际知名的艺术家和建筑大师组成评定委员会,通过投票选出最佳设计。1981年5月1日,林璎的设计在1421件应征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首选,其设计如同大地开裂接纳死者,具有强烈的震撼力。虽然她的设计方案没有立即引起普遍认同,最后大多数对此方案持否定态度的人还是被说服。按照林璎自己的话说:“一座纪念碑应该是‘真实’的写照。首先要接受和承认痛苦已经存在,然后才有机会去愈合那些伤口。” 她自己解释,纪念碑好像是地球被(战争)砍了一刀,留下了这个不能愈合的伤痕。黑色的、像两面镜子一样的花岗岩墙体,两墙相交的中轴最深,约有3米,逐渐向两端浮升,直到地面消失。V型的碑体向两个方向各伸出200英尺,分别指向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借此让人们时刻感受到纪念碑与这两座象征国家的纪念建筑之间密切的联系。后者在天空的映衬下显得高耸而又端庄,前者则伸入大地之中绵延而哀伤,场所的寓意贴切、深刻。

1982年3月11日,林璎的设计获得最后批准。3月26日工程动工,当年10月纪念碑主体基本完成。这些黑色的花岗岩来自印度,在美国佛蒙特州切割,在田纳西州镌刻阵亡者姓名,姓名字母都一般大小。林璎说:“当你沿着斜坡而下,望着两面黑得发光的花岗岩墙体,犹如在阅读一本叙述越南战争历史的书。

1982年纪念碑完工后,获美国建筑师协会“美国20世纪最受欢迎的十大建筑”第7名,美国建筑师学会2007年度“25年奖”等。

其实,纪念碑的设计还出自一次偶然的机会。1980年,林璎在大学三年级时选学了一门墓地建筑艺术课,当时正赶上越战退役军人团体征集越战纪念碑设计方案,有位亿万富翁出资开展纪念碑设计大赛。授课教授看到招贴后,当即决定让班里的每个学生按照比赛要求设计一个越战纪念碑方案,一方面作为本课的作业上交,另一方面也可以试着拿去参加比赛。教授自己也精心设计了一个方案,邮寄出去。 1980年11月,林璎和几位同学驱车前往华盛顿宪法公园,实地勘察纪念碑碑址现场后,很快就把自己的方案设计出来。在课堂上,同学们费解地审视着林璎用陶土模型表现出的设计方案。一学期以来,他们熟悉了古往今来的各种纪念碑,没有一个像林璎的方案这样另类。首先,她的设计似乎显得太简朴了些,上面除了阵亡将士的姓名之外,全无额外的装饰;其次,林璎方案里的纪念碑是黑色的,而不是传统意义上象征纯洁和高尚的白色大理石。林璎解释说,纪念碑将坐北朝南,太阳直接照在上面,白色大理石在阳光下会产生刺目的反光,那样会使纪念碑上的名字难以认读。在她设计的纪念碑上,她没有依照惯常的做法,按字母表顺序来排列阵亡将士的姓名,而是首先将1959年越战开始后的第一个死者的名字刻写在东墙之首,然后依时间顺序将阵亡将士的名字自上而下一个个地刻写在东墙的每一块石板上,直到这一面墙完全没入地下为止。西墙上的名字则从向西延伸出去的锐角处起,以相同的方式一直排列到和东墙相接处。1975年战争结束前的最后一个死者的名字恰在西墙之末,和东墙之首的第一个名字相呼应,象征着战争的帷幕拉开又合上。因为对中奖不抱太大希望,她在寄出方案时连图纸说明也没有费心打印出来。她很清楚,自己的设计从内容到形式都太不合常规,很难为一般人所接受。教授对林璎的设计也并不特别赞赏,期末,一向门门全优的林璎在这门课上只拿了个B。数月后,连她自己也没想到——中奖了。然而,更让她没有想到的是一场空前规模的全社会的大争论也同时拉开了序幕。

林璎的方案一公布就遭到了一部分人的激烈抵制,特别是越战老兵。林璎的作品是由大赛评审委员会花了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从横着排开足有两公里长的全部参赛作品中挑选出来的,评审结果又经专家集体投票表决一致认定。评选程序完全符合美国人崇尚的民主精神。评委会上的八位成员全都是美国建筑界和艺术界德高望重的领袖人物,没有人质疑专家们的艺术判断力。公众的注意力于是转向获奖作品本身,不喜欢它的人攻击它的理由:纪念碑的颜色为什么是阴郁难看的黑色,而不是象征纯洁高尚的白色?它的形态为什么不直立向上、高高耸起,却是隐藏在地表、像羞愧于自己的存在似的?有人甚至把设计中的三角墙和女性生殖器、V型构图和美国六七十年代象征反战运动的V字手势联系起来,诋毁说,林璎的设计方案与其说适合建造越战阵亡将士纪念碑,不如说更适合献给美国的反战人士,这等于在政治上给它定性,激怒而不是抚慰越战退役军人。

事实上,相当一部分人已经被激怒了。有人在《国家评论》杂志上撰文,公然呼吁“阻止建造那个纪念碑”。文章写道:“好吧,就算我们打败了那场战争,就算事情从头到尾都是一团糟,但是美国士兵为自己的国家而战,为他人的自由而战,战死在越南,他们就不配得到一个比那个即将建在华盛顿纪念碑和林肯纪念堂之间的水土保留墙更好点的纪念物吗?”在这里,林璎的设计被贬称为“水土保留墙”。撰文者声称:他之所以反对林璎的方案,并非出于对艺术新理念的抵制,完全是针对该方案所体现出的反战意图。文章结尾公然呼吁里根政府或国会以行政命令或立法手段出面干预,阻止实施林璎方案。

围绕林璎的设计方案,反对的人和赞同的人形成两个壁垒森严的阵营。林璎的支持者主要来自艺术界,他们从捍卫艺术的独立和尊严的原则出发,反对把政治和艺术混为一谈,反对艺术屈从于政治的需要。反对者则形形色色,首先是一些情绪激烈的越战退伍军人。他们在越战之后一直抱怨美国政府对他们态度冷淡,没有给予相应的物质和精神补偿。积久的怨气终于找到一个发泄的机会,他们借攻击林璎方案排解心头的怒气。

他们首先感到不满的是,在大多数越战退伍军人贫困失业、面临着生活压力,同时忍受着战争留给他们的精神创伤和肉体痛苦而得不到治疗的情况下,有人(虽然不是美国政府)却拿出八百万的巨款来建造一座不能疗饥救疾的“越南墙”;

其次令他们不满的是,打算建造的纪念碑偏偏又未能彰显他们在战场上英勇杀敌、为自由而战的英雄气概。反对派里相当活跃的是一个叫汤姆•卡尔哈特的越战退伍军人,当得知基金会将举办一个全国性的设计大赛来选定纪念碑方案时,他的精心设计了一个人物雕塑造型:一个美国军官把一个年轻士兵的尸体高高举过头顶,仿佛向天献祭;他的脚下踏着一个硕大无比的紫心勋章。当比赛结果公布后,他对林璎的方案表现出极度憎恨,在一个公开场合下恶声恶气地叫嚷:“(林璎的设计)是个黑色的、令人感到耻辱的疤痕。”1981年11月,他又投书《华盛顿邮报》,把林璎的设计直呼为“一个黑色排污沟”。他不满挑选出林璎方案的八位评委,认为他们全是建筑师或艺术家,不能代表越战老兵。在他看来,八位评委全是反战分子,他们挑选出的作品必然具有反战意识。基金会组织的纪念碑设计大赛事前明确规定,纪念碑的建立旨在愈合美国人集体记忆中的伤痕,使一个因一场错误的战争而争吵不休的民族达成谅解,言归于和,所以要求获奖方案应力避对战争本身作任何政治性评价,而只针对战争中的死亡和牺牲表达哀悼和反思。攻击评委是反战分子、攻击林璎的方案具有反战意识,无异于说,评委和入选作品都不符合大赛宗旨。所以汤姆•卡尔哈特和他的支持者建议:否决林璎方案,重新组织评委,直至选出符合他们要求和愿望的作品为止。

得克萨斯州的亿万富翁洛思•佩罗也出场了。他是这次大赛的捐助者,所以自觉理当过问大赛结果。他一向以美国越战老兵的同情者自居,自然也不会赞同林璎方案。当获知林璎的作品入选后,洛思•佩罗亲自出马,带着一帮对林璎方案恨意难平的越战老兵出席参议员主持的听证会,迫使基金会更改林璎的设计方案。他还出面游说里根政府的内政部部长,以拒发破土开工执照相要挟。越战老兵中相当普遍的不满情绪和个别人的私愤、华府政要的权势以及得克萨斯亿万富翁的雄厚财力结合起来,对基金会实施林璎方案形成一股巨大的反对力量。两方交锋的结果,最后达成妥协:基金会同意在保留林璎方案的同时,在纪念碑前增设一座反对派所要求的人物铜雕和一面高达18米的星条旗。反对派则承诺此后将停止一切阻挠活动。反对派原本要求将铜雕置于碑前显要位置,将星条旗插在两墙之间的制高点上,但遭到林璎的坚决反对,最后不得不作出让步。

今天到华盛顿参观或凭吊越战纪念碑的人们,会在距林璎设计的“越南墙”有36米之遥的入口处看到一面高高飘扬的星条旗,在距“越南墙”同样为36米的斜对面看到一座高2.4米、由三个全副武装的美国士兵组成的巨大铜雕。铜雕里的白人、黑人和西班牙裔三个美国兵,似乎刚从越战前线返国,茫然地望着眼前镌刻着他们阵亡战友姓名的“越南墙”。两种艺术风格本该相互冲突和排斥的艺术品被放置在一起,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艺术和政治之争的产物。不过,在今天看来,它们倒是一个和谐互补的整体,参观或凭吊过越战纪念碑的人们,有谁会从中嗅出当年那场具有硝烟味的全国性争议呢?

为了捍卫艺术,林璎表现出与其弱小身躯不相称的勇敢与执着。当时只有21岁的林璎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声并没有畏惧退缩。她像一个护犊的母亲一样小心地呵护着自己的设计方案,不允许任何人轻易改动它。在几个决定“越南墙”命运的关键时刻,如果不是由于林璎坚持己见、不肯让步的话,今天的“越南墙”可能完全是另一副模样。一位熟悉林璎的耶鲁大学教授评价说:“勇敢是最适合玛雅(林璎的英文名)的赞辞。”

在几次由参议员主持的听证会上,林璎在反对派的一片责难之声中从容不迫地登上讲台,面对不断闪烁的镁光灯,她冷静沉着地陈述着自己的艺术观点,为自己的方案辩护。被激烈的争吵沸腾了血液的人们,在她那山泉般流畅而清澈的声音里渐渐冷却下来。满屋子的人,反对派也好,支持者也罢,看到林璎这位21岁的青年女子的表现,显然不像她外表看起来那样单纯、柔弱,因而都感到对她切不可等闲视之。这场始料不及的政治风暴把林璎置于各种矛盾的焦点。她不仅承受着大众对现代艺术的误解和排斥,政治对艺术的干预,同时也承受着美国社会对她作为女性和亚裔而持有的根深蒂固的偏见。反对的声浪里因而夹杂着种种声音,每一种都那么刺耳。显然,在目前的这场争议中,她的族裔背景也成为某些人拒绝她的艺术的口实。林璎日后平静地叙述道:“对纪念碑设计的争议是在所难免的,因为越战本身就相当富有争议性。但当人们面对的是个‘她’,又是个‘亚裔’时,争议中常常会出现含有种族和性别歧视的字眼,有时会显得极其丑恶。”

设计越战纪念碑使林璎荣辱一齐加身。在越战碑得奖时,反对声浪排山倒海而来,自以为是的越战老兵和守旧顽固的保守派群起围攻林璎,他们拖着残肢上街游行,甚至以种族歧视字眼「亚洲佬」骂她,他们都看不懂林璎的设计图,主办纪念碑竞赛的越战退伍军人协会背叛她,在纪念碑旁另加三个越战军人雕像和美国国旗,设计军人雕像的菲特烈.哈特(纪念碑设计图得第三名)获三十万元酬劳,林璎只得二万元,哈特还带老婆去咆哮林璎。保守派的德州大富翁裴洛(一九九二年竞选总统)、尼克松的讲稿撰述人派德.布坎南和小说家汤姆.伍夫等人大骂「亚裔女子」林璎。幸好华盛顿邮报的建筑评论家和他的朋友为林璎仗义执言,以专家的立场严厉反驳保守派和越战老兵,但林璎的心里已受到很大的伤害。

林璎作品中选后,由于她那时还是个没有营业执照的建筑系学生,基金会不能直接聘用她;但由于林璎是工程方案的设计者,法律上拥有保护自己的设计不被随意篡改的权利,纪念碑的营建又少不了她的合作。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就是让和基金会签约承建纪念碑的建筑师事务所,以雇佣学徒的酬金标准把林璎聘作顾问,每小时付15美金。工程破土动工以后,林璎从耶鲁毕业,暂时迁居首都华盛顿。“他们大概指望我拿了两万元的奖金就走人,但我事无巨细都是要过问的”。林璎后来回忆说。基金会聘请的建筑师都是经验丰富、颇有名望的前辈,开始他们并没有把林璎放在眼里,他们的态度是:好吧,是你设计了这个方案,可是怎么建这个纪念碑得听我们的。她却认为,既然自己设计了纪念碑的方案,自己就得对涉及纪念碑的每一个细节负责到底,所以,凡事她总要表达自己的看法。时间久了,这些资深的建筑师们渐渐意识到,他们面对的不是一个寻常的年轻女子,所以开始对她刮目相看。

21岁的华裔女生,美国的纪念碑,这不能说不是对美国人情感的一种挑战。选择之间其文化含量也一样伟大,其中就有一条是我们中国人不习惯但人类必须遵循的公平竞争的规则,以及这规则后面的文明与活力。在这些规则面前,林璎是幸运的。美国尽管也有很多阴暗面,但那是一个能够创造奇迹的地方,在相对公平的条件下,下层人有了奋斗的希望和晋升的途径。在那里,只要努力,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黑人后裔总统奥巴马就是一个现实的例子。

1982年11月13日,纪念碑落成向公众开放,每天迎接像流水般向它走来的人们。在美国首都华盛顿,越战纪念碑已经成为最吸引人的建筑,当人们在纪念碑上找到自己朋友或亲人的名字时,他们在怀念和忧伤中思考和反省生命的代价和死亡的原因。

越战墙黑色花岗岩深埋大地,一本阵亡将士名录安放在起点的石桌上,阵亡者的亲友,可以据此索引找到他,给他放上一朵鲜红的康乃馨或玫瑰或美国国旗。当我站在这样一朵红玫瑰前,望着墙体上映照的自己以及行走的生者,在感受林璎在设计上的那种虽死犹生、生死无界的创造理念的同时,深切理解到受难者的死亡记录所彰示出的和平对于人类的意义。

在碑前看到了一个带着徽章的老兵,理着齐刷刷平头的花白后脑勺定在黑色的墙体前,一动也不动。这个斑白点点的老者或许就是当年穿梭于亚热带丛林中全副武装的战士,那时的潮湿、闷热,毒蛇、虫蝎,暗桩、陷阱,恐惧、伤亡可能只是出现在他的脑海里的浮影。时间无情,它竟让你找不到当年,了无旧痕。但他就那样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你能感到他的苦痛,他如墙如山的沉默,伴着夕阳,与那座同样沉默的黑色的碑墙连成了一体,他就是一面越战墙。我不得不钦佩林璎的深度,钦佩她年仅21岁居然就弄出如此深刻、博大的文化意象,一个中华女孩就这样接通了生者与死者的阴阳之界,犹如所有往来的游客都来往于墙体一样,黑色花岗岩映照了所有生者与死者的现在进行时,“前世”和“现世”相会于此。

其实,林璎这简洁的两面墙体相接成锐角的半个四方连续图案,正是天地相接、阴阳相合、生命永存、灵魂不死的阴阳哲学观念的典型符号图像,入土而立的越战墙诠释了“天与地”的概念。于是,天、地相合构成生命起源的东方文化观,在林璎的现代创造中得以完美显现。美国国家纪念碑评审委员会是这样表述他们对林璎越战墙的选择的:它融入大地,而不刺穿天空的精神,令我们感动!东西方文化在这里殊途同归了。

一个真正的艺术家的作品就应该具有这样感人的力量。一个艺术家只有坚守自己的心灵,他的作品才能感动世人,超越时代。

林璎创造了前无古人的纪念碑设计风格,为纪念碑的设计立下了他人难以企及的坐标,她的「越战纪念碑」已成为艺术史上不朽的标志。

林璎因建筑和艺术上的不凡表现,被美国杂志评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一百位美国人”与“五十位美国未来的领袖”。2005年7月14日,林璎和美国前第一夫人希拉里·克林顿与其她8人一同入选全美妇女名人堂。同年,获得了美国艺术文学院奖。她的作品遍布美国各地,而她的最新荣誉是获得2009年度美国国家艺术奖章。2月25日,白宫东厅,美国总统奥巴马为身着黑色镶红边套装的林璎披挂上紫绶带的金质奖章。表彰她作为建筑师、艺术家、环保人士的卓著成就。这是美国官方给予艺术家的最高荣誉,而林璎是此次获奖者中唯一的亚裔。

现在林璎是耶鲁大学的终身教授,2002年她就以绝大多数选票当选为耶鲁大学校董。她还有另一个身份:她是梁思成和林徽因的侄女,梁思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者之一、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

林璎的父亲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林家的女人,每一位都个性倔犟,果敢独断,才华横溢而心想事成。”林璎的才情,正是和姑妈林徽因一脉相承。

[查看全文]
橙子3
拙政园历史
展开Biu

明代1510年至1513年间,官员王献臣(字敬止)丁忧辞官、卜居苏州北街迎春坊宁真观废址(约在今苏州博物馆位置),并驱逐其北邻之大弘寺僧徒,拆毁佛像,强占寺址[来源请求],因建私园。

1517年,“拙政园”名首次出现在文献中,见文徵明《寄王敬止》:“流尘六月正荒荒,拙政园中日自长。”

正德嘉靖之际,王宠为王氏拙政园作《拙政园赋》,见《雅宜山人集》。

1531年(嘉靖十年),文徵明为王氏作《拙政园图咏》册页,绘园中三十景,并各系以诗;1533年又补绘“玉泉”一景并系以诗,同时作《王氏拙政园记》。《记》中透露园名“拙政”系取义于晋潘岳《闲居赋》:“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册页原物今不传。所见者唯1922年上海中华书局珂罗版影印之An Old Chinese Garden : A Three-fold Masterpiece of Poetry,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by Wen Chen Ming;中文名:《文待诏拙政园图[全]》。又,近来颇有谓文氏为王献臣“设计”拙政园者,实系出自旅游商业部门营销谰言,并无任何历史依据。

1551年(嘉靖三十年),文徵明又于前册页三十一景中择其十二重绘一册页,并以行书系以前册页所系之诗。该册页十二景今存其八,藏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据英国学者柯律吉(Craig Clunas)研究,王氏拙政园林木茂密,尤以果树为盛,可供应明代江南十分兴盛的果脯业,是为王氏辞官后重要经济来源。同时,王氏以其道教迷信,亦以食果为神仙象征。是以作为果园的拙政园对王氏而言乃是物质和精神双重的收益。另,据明遗民徐树丕《识小录》言,王献臣死于恶疾,症状为浑身奇痒,辗转一年,搔之见骨,皮肉溃烂,而其他材料表明,王氏颇信道教,据此推测,其病亡可能系服食丹药的缘故。

王氏卒后,其子不肖,与徐佳(字子美,号少泉)赌博,一夕将园输给徐氏。

1631年(崇祯四年),世居拙政园东南的王心一从徐氏购得拙政园东部,题名“归田园居”,取意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自此东部长期脱离拙政园。

1653年(清顺治十年),大学士陈之遴以二千两银钱自徐氏后人购得拙政园。

1662年(康熙元年),陈之遴败于官场倾轧,长流辽东,拙政园充公。后陈客死谪所。

康熙初年,曾为苏州将军府、兵备道行馆。

1664年后发还陈之遴子,陈子又转售于吴三桂之婿王永宁。王永宁大兴土木,宅园住宅部分(大致相当于今苏州博物馆位置)恢复旧观。

1673年(康熙十二年)冬吴三桂起事,王永宁闻报惊惧而亡。

1679年(康熙十八年),为苏松常道署。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苏松常道缺裁。拙政园散为民居。

乾隆初年,园分为二,即分别相当于今拙政园之中部和西部。中部名“复园”,为蒋棨所有;西部名“书园”,为叶士宽所有。

1809年(嘉庆十四年),复园转售于海宁查世倓,仍名“复园”。

嘉庆末年,复园转售于平湖吴璥,苏州人因呼为“吴园”。

书园于乾嘉道年间频易主,迄咸丰十年太平天国占领苏州前夕,书园为汪硕甫所有。

1860年(咸丰十年)太平天国进占苏州。李秀成据原吴园、书园及归田园居为忠王府,大事兴造。1863年(同治二年)李鸿章克复苏州之际,尚未竣工。李鸿章据原吴园(今拙政园中部)为江苏巡抚行辕,吴氏获偿三千两银钱。书园仍归汪氏。归田园居则以李秀成时王心一后人弃宅不归,成无主地,日渐荒芜。后沦为农田殡舍。

1866年(同治五年),江苏巡抚衙门迁离吴园。

1871年(同治十年)冬,江苏巡抚、直隶南皮人张之万倡议设立同乡会馆,以价银三千两、修理费二千两汇缴藩库,购下吴园,于同治十一年正月(1872)改吴园为“八旗奉直会馆”,同时仍袭“拙政园”之名。

1877年(光绪三年),富贾张履谦以价银六千五百两购得汪氏书园(今拙政园西部),改名“补园”,加以兴造。张氏补园格局遗存至今,即今拙政园西部格局。

1887年(光绪十三年),八旗奉直会馆大修。其格局遗存至今,即今拙政园中部格局。

1911年(宣统三年),辛亥革命后江苏省脱离清廷独立,八旗奉直会馆改名“奉直会馆”。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汪精卫政权江苏省政府租奉直会馆及补园为伪省政府办公处。

1945年(民国二十八年),汪精卫政府垮台。补园仍归张氏,奉直会馆仍归奉直同乡会。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国立社会教育学院自四川壁山迁苏州,借奉直会馆为校舍,又以原归田园居废址为教职员工宿舍,并购得原归田园居以外一处菜地(今拙政园东部天泉亭一带),改为操场。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社会教育学院以校舍不足,向张氏后人租借补园。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中共解放军克苏州。社教学院迁无锡。原校舍即拙政园改为苏南苏州行政区专员公署。张氏后人向人民政府献补园。

1951年11月,苏州专员公署迁出拙政园,后者归苏南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管理,着手修复开放。自此,原八旗奉直会馆住宅厅堂部分与园分割,划归筹建中的苏州博物馆,以当时的革命意识形态,题为“忠王府”,实存晚清八旗奉直会馆之旧;原补园住宅部分亦与园分割,曾用为邮局,后改为平江区医院,原有格局遭到蚕食破坏。至2003年11月全部拆除,改建为苏州博物馆新馆,2006年竣工开放。

1952年10月,今中部(原八旗奉直会馆)和西部(原补园)修复竣工。今东部则为花圃和职工宿舍。

1954年,新成立的苏州市园林管理处从苏南文物管理委员会接手拙政园,年底开始大修。

1959年下半年起,在东部兴建公园,1960年9月竣工。自此形成东中西三部格局,名“拙政园”。

1966年,文革兴起,拙政园一度改名“东风公园”。厅堂陈设撤除一空。

文革后,恢复“拙政园”名,陈设亦逐步还原为文革前状态。

[查看全文]
里海森
西双版纳梦云南·雨林澜山规划方案设计
展开Biu

本帖最后由 里海森 于 2016-8-18 17:53 编辑

从学生会那里偷渡过来的#13t

希望大家拿了资源的都留个言#31t

真实设计案例,内含250张高清大图ORZ

本内容已隐藏,回复后刷新可见哦

[查看全文]
小刀子宅宅宅
一本好书{园林景观设计+从概念到形式}景观新手向
展开Biu

很初级的书儿,话不多说上链接链接:http://pan.baidu.com/s/1mizu9Na 密码:ua5a

[查看全文]
毛线球儿
【搬运】教你如何让图面变“高级”,干货技巧~大量牛图!
展开Biu

原帖地址:http://bbs.zhulong.com/101010_group_678/detail30070694

三分画七分裱,再好的设计得展示出来才算数,否则你高水准的概念就永远只有你自己一个人知道!

问题是我们建筑系的表达怎么想都不是纯艺、视传那么容易。要考虑的东西略多:

首先设计要源于场地,扎根于场地,所有的创新异象都要与场地现状密切相关,这就凸显了场地分析的重要性。具体的表达中,首要的是抓住和突出场地的独特性和你对场地的理解:

如果场地古老且建筑物密集,表现当地的拥挤和复杂多样的生活方式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我们喜欢公建,这样的图说白了表现建筑和人口的密集程度,这让造公建变得理所应当,老师没话说,甲方看了就乐呵~

注意最下面的一行图,表现的是当地规划史,建筑密度和高度一直在不停地加大,变高,这种趋势的延续势不可挡,使得公共生活质量很低。

如何解决?公建咯~ 依山或傍水的场地,场地分析中通常都会将山山水水拿出来深入描绘。

好画,山山水水这种东西不像建筑物,卫星地图的质量再差也丑不到哪去,随便PS两下效果都不错,尤其是配合CAD图一起的时候:

需要注意的是:对比度要大,饱和度要低。很多同学喜欢彩图,到处都是颜色,这非常容易使画面中抢眼的细节变得过多,最终主题未必突出。

下图同样傍水,很精致,花的时间更多,但与上图相比效果和易达性都逊色不少:

略微改个一下之后:

加大对比度,善用高级灰,这会让你的主体信息更突出,且通常会让阅读更流畅!

最后两条关于场地分析的建议:

1.场地分析,尤其是总平尽量不要只用CAD,善用卫星地图!

2.表达的内容应尽量丰富,多层次,可以用图块的方式,比较干净小清新,信息直来直去:

也可以使用分层的表达方法,看起来更复杂,图也更耐看:

缺点是有时候效果会有点脏,且图通常会比较高,会让排版比较麻烦(跟其他图组合起来时)

场地分析不能白做,要得出结论,基于生成概念。能生成结论和概念的方向没几个,总结起来常见的如下:

1.流线:

任何城市的流线都是分主次干道和直线的,而且每个城市都不一样,具有唯一性:

通常只要将交通网有选择的提取出来就可以直观的表达城市的商业区、周边住宅区与服务区(如工业)的位置和关系:

主干道的关系是丰富的,表达方式自然多种多样。

有个普适的真理是城市的区块通常都是串联的,即使是不是很常见的北京那种环状交通网,也一样基本上是串联的。

因此如果比例尺较大,我们就可以从区块之间的联系方式进行表达。

需要注意的依旧是对比度和饱和度的问题。比例尺大了,通常会涉及到涂个背景色的需求。同样的场地、表达方式,一个背景色不同,可以产生下面的情况: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测试一下在黄色的这张图上可以持续几秒钟的阅读不辣眼,Kyee叔是2秒左右。

除了主次支,流线分组方式还有一打,包括交通工具、人群属性、年龄等等。下图是从交通工具进行区分的流线分析图:

灰色背景配中高饱和度的标注 流线能分组就说明表达起来也能分层:

很多情况下,表现流线的标注也不一定非得弄得那么明显,能辨识即可,最终还是看效果:

通常情况下城市的交通网都是以机车为主,排第二的应该是船。

威尼斯那种太特殊,乌克兰的基辅群岛(Kyiv Islands)常规许多。下面展示岛和岛之间的轮船流线 和 “海峡两岸”的过车桥:

同一个项目,来个大比例尺。桥依旧清晰:

这样的比例尺下,桥不可能有这么粗,这事反科学反人类。但为了清晰明确的表达设计的概念,反反人类没什么不好。

需要声明的是流线的表达不一定需要较大的比例尺,也不是只能用平面(或较小透视的轴测图)来展示。

用些剪贴画(Collage)的方式往往效果更引人回味(尤其是对于申请中 和 在读中的建筑生而言,这种表达方式更值得提倡):

Collage是电脑图,一般比较不容易和手绘以及CAD图进行结合。对这二者的结合有需求时可以考虑下面的方式:

上半部分是两排房子挤出的一条街(进行了一些标注),下半部分是建筑的剖面。

结合后,先展示人在街道上所能接触到的功能空间,之后剖面展示人在街上(建筑中)的视觉体验。

之所以提倡Collage的方式无非就是它更艺术,更容易体现和反应设计师的审美和感受。但制作有难度,怕做不好的可以尝试下面的方式:

实体模型是非常好用的东西。多数学生们只是把它扔在纸上列一排,这样的做法下,模型的好处一点没表现出来。

既然我们花了那么多时间做模型,那么干嘛还再花大量时间建模渲染呢? 有效的利用实体模型,效果通常比电脑图赞!

对流线的分析往往会生成一种非常类似于场所精神的结论,说白了实际上是当地人的生活和行动方式。

那么在此基础之上,我们的设计就应该尽量全面的继承这样一种精神。

这就涉及到了设计方案中的流线的表达: 最常用的方式是分层罗列的平面。简单标注后,通过读者的空间想象力来渗透空间的流线:

这种图的诀窍是对功能空间的标注方法,颜色的选择、填充色的选择,需要进行一定的考虑和尝试。

如果建筑的楼层分布比较有意思(如错层),建议用轴测图或剖面图的方式表达纵向交通通道,表达的会更直接:

渲染技巧娴熟的可以这样(但需要强调的是,再好的渲染图,也不如上面的PS出来的图讨考官喜欢):

这种图通常都是表现楼梯。电梯没人画,细节多,且会挡住很多功能空间,而且画出来通常比较丑。 如果非要展示你的电梯,建议这样的方式:

也可以这样:

简单的说是将纵向交通方式缩小并考虑和建筑技术方面的信息一起结合着表达。 如果流线比较复杂,那么还是请老老实实的在3D模型上标注:

比较投机取巧的方式是在平面上直接标注各种流线的可能性。这样的流线分析可以比较直接的渗透你对空间中家具/功能区域的布局方面的考虑:

再如:

小总结一下: 流线的表达方式太多,动动脑,多思考,图一定很好看。对于建筑学生(尤其是要留学的那些)请注意尽量避免下方这种图示:

图好看,该说的东西也说得差不多了。但不建议多用。 一是反复出现这样的图例的作品集会让人感觉廉价。

更主要的,这种图若不基于前后文的反复阅读,通常看不懂。

我们很难想象考官会来回翻阅一本作品集,于是对你来说,这种图除了能速成以外,基本没什么好处。因此少用。

流线是用来连接各个分区(功能空间)的,这个应该不用解释。既然如此,就不得不说功能的分区。

2.功能分区(LAND USE)

功能的分区包括场地分析中的城市分区 和 具体方案中的功能空间分区两个方面。最常见的是通过填充来进行区分,除了色块也可以用CAD的那种填充图案 和 文字块。直接上例子:

前三张是颜色填充。CAD填充图案的效果和直接填颜色差不多,在此省略。下图是文字块(懒人专用):

除了填充,直接标注也是常用的方法:

如果懒得进行填充,那么建议尽量使用图片配文字 或 3D模型配文字(下图)的标注方法。

走各种方法各种招呼的路子最终效果往往也很好,如下图:

设计方案层面:

最容易想到的方法必然是平面图和轴测图:

比较上档次的做法是从剖面进行表达。这样的方法更容易渗透设计者在功能分区方面的考虑。另一个优点是可以顺带表达设计的推进过程(也就是你的概念发展过程):

3.城市建筑肌理

除流线外,最容易分析的也是必须要分析的就是场地当地的建筑肌理(建筑的密度、高度和体块)。

建筑设计终究是要注重在空间的立体体验的学科,若不基于你对建筑与城市,场地与城市方面在密度和高差两方面的理解,很难想象能设计出成功的方案。

在西方的院校,肌理方面的调查通常通过场地模型进行。这时候的模型也通常可以直接拿出来展示当地的城市密度和高差。

通过材料和颜色的选择,也可以对建筑的功能形式进行有效的区分和强调:

如果没有实体模型, CAD填充必然是最信达雅的做法:

需要注意的是在肌理图中通常无需再用箭头等标注场地的流线!

对建筑物的密度进行一个细分,就出现了对某种或某几种特定功能空间的密度的分析,表现出来可以是下面的样子:

在之前的场地分析的文章中放了一张通过当地的房价来表现场地特点的一张分析图,下图是姊妹篇,展示建筑物的高度。

通常建筑的高差都是通过影子地图来表示,见下图:

放在过去是要画死人的东西,科技进步了,SU开影子,导出一张平面或较小透视的顶视图,PS改改效果就好。

除了建筑的高差和密度,建筑肌理中最后一个点就是建筑的体块形态。 不是必须表达的东西。需要的时候可以像这样:

如上面所说,建筑的肌理代表着建筑与城市,场地与城市之间的关系。 说的再明确一点,最重要的核心调查方向是建筑与周围的公共空间之间的联系。

不管什么样的建筑,室内的空间与室外的空间总要产生种种逻辑上的关联,这涉及到取景。可以取景观(如绿树),室外公共空间也是常用的取景“素材库”。

4.景观和室外公共空间

建筑空间与景观之间和室外公共空间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来非常类似于流线分析,区别在于流线分析注重整个设计的层面, 而空间关系关注某个或某几个具体的空间。 表现出来:

很多时候建筑与景观和室外空间的关系就是建筑设计本身的概念所在,这个时候可以直接和总平等一起表达:

再如:

在现代建筑学中,广场和街道通常都是被当做建筑首层空间的延续处理,这个要表现出来。如下:

首层与室外的关系也可以通过立面来表达。比较容易:

5.地形

很多时候,场地的景观形成自地形。一方面可以只对场地的地形进行解释:

再如:

另一方面则是直接展示建筑物与地形之间的高差关系:

地形的变化导致视觉视线上的丰富多变。 到了建筑设计的内部空间和周遭空间,原理也是一样。

6.视线关系

现代的建筑追求空间的丰富和多变,让空间感本身成为一种可以体会且耐于回味的元素,说的是人在空间中的体验,通常都是通过对视线的分析来表达。 从立面进行分析:

从平面:

从三维立体角度:

7.气候(通常主要是采光)

除了空间所能引入的视线,对空间感和体验影响最大的就是光感。同样的空间,不同的采光方式,体验可以完全不同。

这是采光方式方面的内容,和场地当地的气候情况直接挂钩。对场地层面的光学分析无外乎也就ECOTECT导出的分析图和影子地图这么两种。

Ecotect分析图怎么导都是那几个样子,可以尝试对平面图进行细化:

可以对导出的分析图进行一些重组和重新表达:

影子地图如下:

和表现肌理时的影子地图不同,这里的影子一般包括1-12月各个季节的影子分布(也可以只表示早中晚,如第一个影子地图例子),

意图在于展示整个场地全年的影子分布,诠释哪些地方采光良好,哪些地方采光有问题,需要从采光方法上进行突破。

上图的下半部分表现的是室内的具体采光方式,是在采光技术方面的表达。 画的精致些,可以如下图:

也可以从整个全局立面的角度对采光进行渗透:

再如:

采光技术,除了节能灯外采光方式总离不开一个窗户。因此, 如果建筑的外形比较单一,使用的采光方式也比较传统,可以从窗户在立面上的分布方式来进行分析和诠释:

除了采光,建筑技术方面的内容还有不少: 1.建筑结构 最直白的表达方法是分层的结构框架:

分层结构示意图可以和建筑的剖面结合起来表达:

与平面结合:

也可以在效果图上用透视表现:

框架结构可以直接在立面上表达呈现:

2.通风系统 建筑的通风是原理性的东西,所以表现方法首先是概念图,

在大一点的建筑中:

深入的具体的节点细节处理:

一张概念图往往说的不充分, 分析图中要有日间夜间夏天冬天的全面分析:

许多设计的核心概念是围着通风技术而形成的, 这样的情况下,整个作品的表达可能是这样:

========总结=========

作品好坏不仅决定于概念的好坏,表达方式的选择及表达上的直观和美观程度也是非常重要的指标。需要花时间多多考虑和优化。 下图是一比较复杂的设计的表达:

喜欢简约大方的图面效果的同学则可以参考下面的例子:

[查看全文]
梦Y杰111
不知道有没有考建造的啊
展开Biu

这里看起来好高级的样子@@25!!

不知道有没有跟我一样搬砖考一建 二建的呢@@30!!

我今年考了 刚刚跟网上对了下答案@@16!!

表示明年继续三门@@26!!

[查看全文]
逐渐地菜色
建筑类型学 书籍分享
展开Biu

本帖最后由 逐渐地菜色 于 2016-5-29 19:50 编辑

因为

#22x

我还差一丢丢分才到序章

所以决定再发个资源刷刷分

哈哈哈

#17x

[...建筑可以归结划分为人类在历史中的一种集体的无意识的几种原型型。
建筑类型学不是一种设计方式,而是一种对建筑的一种新的思考方式。
建筑类型学包括三个方面:
1、类型学继承了历史上的建筑形式;
2、类型学继承了特殊的建筑片段和轮廓;
3、类型学是在新的文脉中将这些片段重组的尝试。
它通过探寻城市空间类型的选择和转换来取得城市形态的连续性、和谐,因此而维持城市的空间秩...

本内容已隐藏,回复后刷新可见哦

#26x

[查看全文]
逐渐地菜色
版内读建筑的人多吗,转行的多吗,转行都去做什么了?
展开Biu

露珠我现在是建筑设计大三在读,平常和同学(特别是最近临近毕)设讨论的最多的话题就是转行。今天还被很认真的告知——如果要转行大三就要好好准备哟。加之看到版内看到的坑爹实习以及自己跨越年龄的样子#17x,,,因此在这里问问读建筑的朋友:

1.读这个专业时后悔吗?读书时考虑过转行吗?

2.读建筑后转行了吗?转行后比没有转行的同学混的好吗?

3.身边的人转行来做建筑的,转行前是什么专业?

4.或者转行不做建筑的人,转行做什么了?

#17x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