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宅苑 MewoGarden × 技术宅社区II | Z站 Z Station

正文

思辨堂

作者:系统
{"name":"思辨堂","sizeType":1,"icon":"","order":9999}

回复

论“人工智能”的思考

作者:迷惘的菜鸟
[i=s] 本帖最后由 迷惘的菜鸟 于 2016-7-5 15:25 编辑 很久以前,便隐隐有种想要写这么一类,或者说就是这篇文章,应该是一种潜意识的倾向吧。直到两年前有所感想,又不知为何没有写下,我想,一来,懒性,对于写这文章,准确说是一个“论点”,对这个难度的未来想象让我退缩;二来,是文笔不佳,本来就是一篇讨论语言学,但又说不清领域的文章,这就对笔者的文笔表达要求更高,强行写来又怕牵词造作,表达又怕不畅,不到要点;三来,资料、知识面等要点未能尽数领悟、掌握。综上所点,故迟迟未能写下,一直想让未来的我伤费脑筋,自己则事不关己,拖于至此,现在心血来潮,身边又没有资料随时查调,难以忍耐,只好乱写一番了。总结来说,此文是一场空想实验,一场自我空想并且反思的实验理论。关于雷同《史上最著名的10个思想实验》之处,实属巧合,也算是有一番慰藉。 (附注:此文约完成于2012年12月左右,为此潜意识形成过程花费三年左右,但录入过程中草稿丢失,仅录入些许,三年苦功去矣。约四个月后,此时决定重新执笔,准确说,是续写,之所以续写他的部分,乃是认同之。四个月前,将草稿文录入其中,四个月后,却又抄录出草稿,世事难料,世事当真难料。) 三千世界,各文明、领域无过于三分,一为自然科学知识;一为社会学知识;余则便为理论知识,当中各领域、文明的逻辑性相连,浩博、繁杂之极,当中牵连所至,我只能随笔简之。 约摸记得在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一书里看到,思想,是一个人对他的人生作回想、思考,然后有系统的表达出来。然则,我所认为之思想,是一个人对其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信仰的反映,每种存在但俱有其信仰,但大凡世界观、信仰,不外乎这个世界,其一切拥有的也归纳于文明,一切俱反映于其所思、其所想,再用此去思索其自身,也就是思(思考)其所想(思想),如此反复,则为反思。而思考,这是一种抽象思维,也有逻辑思维的成分。抽象思维,三大思维形式之一,其中所体现的“理性”是“感性”的一种升华,是人类认识的高级阶段。思考不同于思想,但却又互相依据,思想完全包含了其世界观,而思考则是方法论。方法论是以一定的世界观原则在认识和实践过程中运用的表现为方法,方法的理论为方法论。但很难说清世界观与世界观原则之间的从属,这点只能随仁者之慧了! 逻辑思维,是由概念,判断,推理,证明等思维形式作现实的客观理性认识过程,当中的理性是对事物的更高级认识,也就是由具体事物到抽象化、逻辑化。(注:由于全文作记忆胡写,所以能深入说的,不多,如若想深入了解“思维”等,请查阅百度百科各相关词条,至于诡辩论,请阅读本空间日志“论逻辑”)我们每个人都有其“母语”(这个母语指第一接触的、习惯性的人类一切表达,以下亦同),也就是第一语言(这个语言指人类一切表达,以下亦同),由此为基础而学习第三方语言,再由语言其中的某种表达方式创作出另一种表达方式,如由声音表达到文字,或如形象物质到图像纸化。而语言在本质上是一种声音、或肢体表达、亦或者别的使同类或非同类感知其“思想”的方式的存在。而语言在意义上,是对我们脑中思想的系统表达,包括外界对我们的影响,以及情绪或作主观决定。然而在去除语言之后呢?在我们赤裸裸的思想、被影响的情绪或主观下,到底是怎样的存在?在和母语之间的连系性,结构化相连,到底如何运作?在我们思考我们的思想时,如此反思,该如何运作,如何形容?我们开心时,可以兴奋,可以说我很开心;愤怒时,可以激动,可以骂人;而作主观决定时,可以选择A或者B;当我有灵感时,我可以写下来,修改此文。但去除一切呢?那“存在的东西”,是怎样的?想于至此,失去表达,让我恐惧,心生颤抖,那种感觉,既不黑暗,也不光明,那,是一种绝对性的空白……,不禁让我想起美国的一位女作家——海伦·凯勒,出生十几个月便失去视力和听力,不久又变哑。我一直很疑惑,如此年纪失去对这个世界的联系,仅仅只有触觉,究竟是如何才能让她对世界的物质感知?她思想中存在的世界观,思维空间是怎样的?如若在她的世界观确立成熟之时,让她恢复视力、听力、声音,那么她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又是如何如何?习惯聋、哑、盲的“母语”,在拥有普遍人类基本母语习惯的一切条件之后,又可否适用,可否相互交流,可否像中国人学习英语一样语言转换的结构化相连?这时常让我对自己的思想不断摸索、反问、质疑。弗洛依德提出本我、自我和超我,那么在去除自我和超我之后的本我如何形容,或甚三者全无?也许浅白的语言背后,仍有些什么,总不为我们所知。 但人只会在极度开放人性、无比自由放纵,而又自我空虚,极度转换的体制化生活和情景下,解放超我和自我,从而打开本我这本质面目,但本质面目的背后呢?存在大于本质,存在本身如何表达? 1936年,阿兰·图灵先生在其著名的论文《论可计算数在判定问题中的应用》一文中,描述了一种假想的可实现通用计算的机器,后人称之为“图灵机”,这种机器能进行多种运算并可用于证明一些著名的定理。这是最早给出的通用计算机模型,尽管当时图灵只是从理论上证明了这种假想机的可能性,但其思想奠定了整个现代计算机的发展的理论基础。 1950年,图灵发表了题为《计算机会思考吗?》的论文,并预言,总有一天计算机可通过编程获得能与人类竞争的智能,在计算机科学界引起巨大震撼,为人工智能学(AI)的创立奠定了基础,并被称为人工智能之父。同年,图灵还设计了著名的“模仿游戏试验”,后人称之为“图灵测试”。该实验把被提问的一个人和一台计算机分别隔离在两间屋子,让提问者用人和计算机都能接受的方式来进行问答测试,如果提问者分不清回答者是人还是机器,那就证明计算机已具备人的智能。 今天对于即使已通过图灵测试的计算机,许多人仍认为计算机不可能思考,比如“中国屋试验”就是反驳“图灵测试”的著名例子:假定门外某个中国人在门缝里塞进一张写了中文的纸条,我,一个不懂中文的人,开始了计算机上发生的类似过程,拿到纸条后马上查书,因为书足够,因此我能得到答案,并且用中文写下来(也是查书,应该叫做画出中文的符号),然后从门间递出去给那个人,于是我这个一点也不懂中文,显然也不知道所传递纸条的意义的人,却让门外的中国人误认为我也是一个懂中文的人。按照“图灵测试”,“我”将被门外中国人判断成“能理解中文”的人,假如我是机器,则我就被他理解成有理解中文能力的智能机器,然而我一点也不懂!从这个假想试验,图灵命题来判断机器是否有思考显然远远不够。但支持图灵测试的人反驳,中国屋的人尽管不理解中文,但他使用了智能来使用符号。 (以上以上部分为旧文,略有修改,以下为重新续写开始) 正是最后一段,也正是最后一句:“他使用了智能来使用符号 ”,让我深思。那么,什么是智能?从感觉到记忆到思维这一过程,称为“智慧”,智慧的结果产生了行为和语言,将行为和语言的表达过程称为“能力”,两者合称“智能”,它是智能和能力的表现。那么,怎样的程度或者说多少能力为智能呢?“智能”也应有一个“界线”吧,如打开计算机,用语音控制某程序,这也是一种智能,但如果说,以人为标准划分“智能”线,但 一个人天生就是弱智能的,只能对某些事物进行局部判断。如果此人作为提问者测试机器,那么,机器满足了他的条件,对他来说,“人工智能”已经诞生。或者说猿人不如现代人聪明,但未来的人也许更聪明(这句话说的太草率)。那么,猿人、现代人不算智能了?这就难以判断了。所以说,智能,是某个时代的文明水平为准。而不是一定是某程度或者一定的学识、逻辑思维、分析能力、行为与其他能力的程度。智能具备其思想,弱智的人也是智能,那么,怎么判断有没有其思想,或者说怎样才算有思想,动物算不? 所以,这是一个问题(废话) 如果有一天,一个正常人,按照“图灵测试”提出问题,如果他问:“你是机器人吗?”也许这个问题该列入违禁系列,但假设性说这个机器人已具备智能,那么它应该知道它在被测试是否智能,按照这种逻辑和“图灵测试”的设定,它应该不让别人知道它是机器人,也就是说谎,但如果开始被规定为不能说谎呢?如果设定可以说谎,这机器人贪玩,故意不智能呢?或者换句话说,既然能被“设定”说谎与否,还谈什么叫智能?所以,这是一个矛盾性。但提问的方式可不止“传字条”,“提问”,表达包罗万象,一切俱包括于“语言”之中,提问可以是检查代码语言,语言可以是行为、学习能力,或者能自我创新“接受方式”和“表达方式”以及“分析能力”。像俄罗斯的“叶甫根尼”程序,难道能骗过30%的人就真的叫智能了?能简单的声音表达,规定的文字表达或者局部语言回答的判断就叫智能?骗骗人叫智能?太逗了吧!说白了,如果我问你:你如何证明你是人,你如何证明你具备思想和自我思考,你如何证明你真实存在,你如何自我评价?还是用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 所以,这又是一个问题(又是废话) “中国屋试验”中的机器人,使用了他潜在的思想,对某种文明的语言的某种方式进行“分析”、“理解”、“判断”,巧妙的编程设计与数据库存的庞杂,使其具备“思考”的能力,不,是思想!正如人类,去除母语后,我们仅剩的,那是一种极为抽象的想象,是那种绝对的空白,人类的叫“思想”,那机器的叫“智能”。这种相似的“自我研究”,让人着迷。这正是人工智能的魅力所在。 我想表达的是,既支持“图灵测试”,亦支持“中国屋试验”。图灵测试所要说的,是证明一台机器是否具备智能,证明由其是否具备语言能力和分析能力来决定。而中国屋试验却从其具有的语言能力和分析能力不能证明其拥有智能来反驳,这种反驳,是对整个“人工智能”的存在可能质疑,也正反驳着,人类,只拥有语言能力,而没有“思想,并且”不理解语言”,这是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否定。 (中段开始,诡辩之始) 当中就涉及到不得不谈且极度敏感的世界观冲突问题,约记得我学前班时,认为,100是最大的数字,也是最大的存在,那就是一种逆社会潮流的世界观。约像大数定律吧,一颗骰子6面或硬币正反的出现机率,也许许多人认为是随机性的,但我认为这是一种伪随机,它是有规律的,只是这个规律大到一种无法思想其存在,“上帝不会掷骰子”。我认为,任何学识、领域、文明都是有极限的,如数字,只要一直数下去,那它就会有尽头,只是人类文明无法容纳其存在,我们的思想无法理解。 那么,何为“我们的思想无法理解”呢?这么说吧,爱因斯坦提出“四维空间”时,没人理解。长度、温度、数量、时间,也就是在三维空间的概念上加上时间线,且“时间”以物质的形式存在。可我们生活中,时间的概念一直以绝对的方式存在,对于四维空间,难以理解。设想一个二维空间(平面),只有一张纸大,我们在上面画了一个人,中间画条线,那他就永远过不去,他也永远无法理解我们三维空间的人为什么能转弯过去,因为这超越了他的“思想”、“世界观”,这就是“思想”的一个“理解极限”,数数字我们数不完,因为我们的“思想”、“文明”无法达到那个极限。 在远离星体一望无垠的宇宙空间里,上帝说:“要有电梯。”于是出现了一只电梯。上帝继续说:“要有绳。”于是电梯顶上系了根缆绳。上帝还是有点寂寞,于是边以加速度拉缆绳边说:“要有人。”于是一个男人呱呱落在了电梯里,一副理工相,谁叫他是男人呢,很自觉地开始研究电梯。上帝造电梯时忘了造窗户,因此理工男对电梯外一无所知,他只晓得自己怎么使劲跳还是会落到电梯底板上来,多次尝试后很命贱地开始研究跳的高度和下落时间的关系(上帝适时地说了“要有实验工具”),久而久之,他居然算出了g。但丫是个无神论者,懒得管上帝寂不寂寞,他只认电梯底板,认为那个才是宇宙(电梯)中最牛逼的东西,无时无刻不在产生一种被他后来称作“重力”的远距离神秘效应。 (以上此段来自爱因斯坦先生的广义相对论理解的简单形容) 由于人类理性认识的辩证性力图超越自己的经验界限去认识物自体,误把宇宙理念当作认识对象,用说明现象的东西去说明它,这就必然产生二律背反。 在这个世界,你可以相信牛顿,相信你不会念什么口语便失去重力;相信没有翅膀的龙不可能飞上天;相信古代的神只是幻想、传说。你可以说祭拜鬼神只是对生命的追求,只是一种精神寄托;你可以说,西洋科学是真理,是大自然的真实反映;你可以说,在电视上的宇宙飞船,空间站是真的。尽管你无法确定是否有鬼神,尽管你坐过飞机、见过宇宙飞船,你无法证明或否定科学解释不了的东西,你无法为原理作证明、解释,但你仍坚信着现代社会所理解的“科学”,这是你对“科学”理解的世界观。 你与我争论,若你赢了我,我当真就错了吗?你当真就对了吗?我若赢了,我当真就对了吗?你便错了?这个时候,我们请第三者来评判,若他存有你或我相同的意见,那么,他是无资格评判的。相反,若他存有非你,也非我的意见,就是第三方认为,那他更加没有资格评判(摘自庄子)。在世界观的立场上,任何人也无法反驳谁,因为一个世界观无法对另一个对立的世界观作解释,任何所谓的“已知条件”都有一个绝对的世界观为依据。 在当今,这些“科学家” 、“叫兽”、“砖家”的他们对事情的发生作了解释,那过程叫作“原理”,可他们从来不去解释“原理”,但无论如何解释都是某种世界观的反映,但你仍“迷信”科学。所谓“迷信”,就是对事或物达到一种痴狂、极度崇拜的程度,而不是指定某样东西就是迷信,你“迷信”了科学,科学对你来说就是迷信,结果对你来说就是:科学=迷信。 而我所认为之科学,是一个符合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但其一切所谓的”已知条件“、”规律“以及一切”逻辑“、甚至现实,俱建立于其”思想“本身的世界观、方法论。换句话说,只要其世界观、方法论与他不同,其”客观现实的逻辑“也就不同。而维持整个社会的理念,是核心普遍相同或相似的世界观,在其核心上附加个人方法论,基本是非论,伦理道德等等。 尼采认为人们容易忘记,科学其实是一种社会的、历史的和文化的人类活动,它是在发明而不是在发现不变的自然规律。 1888年,达尔文曾给科学下过一个定义:“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达尔文的定义指出了科学的内涵,即事实与规律。科学要发现人所未知的事实,并以此为依据,实事求是,而不是脱离现实的纯思维的空想。至于规律,则是指客观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因此,科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经过实践检验和严密逻辑论证的,关于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本质及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 《辞海》1979年版:“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它是适应人们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它是人们实践经验的结晶。”(这是刚结束文化大革命后遗症吗?) 《辞海》1999年版: “科学: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的规律的知识体系。 法国《百科全书》: “科学首先不同于常识,科学通过分类,以寻求事物之中的条理。此外,科学通过揭示支配事物的规律,以求说明事物。” 前苏联《大百科全书》: “科学是人类活动的一个范畴,它的职能是总结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并使之系统化。‘科学’这个概念本身不仅包括获得新知识的活动,而且还包括这个活动的结果。”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 “可以简单地说,科学是如实反映客观事物固有规律的系统知识。” (以上粗体摘抄自百度百科) 另外,科学的概念也不只应局限于”自然科学“领域,大凡符合其客观的逻辑规律的文明领域的知识体系,都应该叫科学。可普遍人们却总认为,自然科学便是”科学“。 当今之世,科学已向佛学、道学、玄学靠近,如佛学的”因果“与”蝴蝶效应“;”三千大世界“与”平行宇宙理论“;”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与”宇宙全息论“。或各文明之间的哲学相似性,如道学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吾不知其名,强之为名,字之曰道)” 与古希腊的诡辩学派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为什么牛顿,爱因斯坦到晚年后开始研究神学,是因为巨人在顶峰的空虚?我不能知道了!(这段话有点扯,所谓靠近的双方,都是些空想理论) 人们总是麻木的,当人们习惯于某种生活方式,他就不会发现这种生活让他失去什么,让他接受点什么时,只会被他以往体制化的心所抵触,甚至反抗,正如《肖申克的救赎》。 在习惯性的麻木生活下,我们难以从中找到让人震惊的一面,生活里,我们看到有人宰猪,看到胸腔被剖开的猪挂在“猪肉佬”的肩膀上,看到电视上什么什么动物这样做才好吃,加点什么什么才香,完全习以为常,但如果有一天,生物大革命,人被作为动物饲养起来,吃着恶心发臭的隔夜菜,被别的动物部开胸腔挂在身上,菜市场上讨价还价人肉的价格,有时候,经济通货膨胀,人肉价格居高不下。某次买回发臭的人肉,你还去投诉那菜市场某人肉档的老板,并发誓以后再也不去那个菜档买人肉了。电视台某饮食节目开场介绍:”人,是很久以前的高级动物,几百万年的成长,已变得十分可口,体无表毛,皮肤十分香滑,另外血液也是大补品哦,今天,我们来做“烧乳婴”,为了这种乳婴,特别为母体喂养,喂的是米饭,乳婴喂的是专用奶,所以毫无饲料感,市场上特别贵……。“第二天,这个饮食电视台做的菜是“油滚人脑”…………这就是你们麻木的生活,你们那“巴普洛夫式”的生活!单从人类文明这一小面便如此骇人,实在难以想象三大文明领域的麻木。 千年前(广泛概念),那是神论的世界,欧洲人还在教皇指导的无知当中,印第安人仍在美洲建立着印第安文明,东方人则在佛学中迷惘,也许希腊在写他的神话,古巴比伦在造巴别塔,埃及在造金字塔……。全世界的人认为太阳围着地球转,宗教因此处死了哥白尼;数百年前,中国人认为地球是“天圆地方”,印度人的认为则是乌龟、大象之类;在伽利略提出那个8+4是大于12还是小于12的纠结人理论之前,人们还不知道什么叫自由落体运动;当中国王朝还在认为西洋科学是妖术时,殖民帝国英国已经用中国的火药制枪借用工业革命的先行准备鸦片战争了。 平常意义上的生活,对大自然的物质认为,都是由经验论所决定,就像力学,经验论告诉我们的“认为”是亚里士多德的世界观,千年后牛顿的第一定律给我们的是一个更为全面的经典力学概念,而数百年后的爱因斯坦留下的,却是难以理解的相对论。对?错?正确?谬误?历史总是让人迷惘,时代啊,时代本身就是个谬误! 你可以去跟200年前的人说,我们这有飞机大炮,有宇宙飞船,有上万吨的邮轮,有可以炸掉一个岛屿的1000万TNT当量的氢弹,我们可以在亚洲直播看欧洲杯“巴神”的可爱,从亚洲几个小时就能到达美洲看山姆大叔,一切源于伟大的科学!他会认为你是疯子,可当一个一千年前的人跟你说,他那有会飞的龙,有凤凰,有会飞的神,有法术师,阿喀琉斯还跟后羿切磋呢!那么我想你会毫不犹豫拿起手机打110,他也许还震精你会千里传音呢!不同的时代所分裂的世界观,你永远无法反驳,只因你身处其中。 没有真理是永远的,包括此话本身的矛盾性。 一个划时代的理念、突破,将是另一个时代的羁绊、瓶颈。 一个人若想在上帝的睥睨中认为他是不可动摇的真理,那他将在上帝的哈哈大笑中垮台——爱因斯坦 人是万物的尺度……道可道,非常道…… 而坚信当今社会这么一种“科学”理念的你,长期的接受,一味的体制化,看着已经没有创新、没有突破根本革命的目标的你,明天又会如何取笑昨天历史的谬误,又会知道些什么? 法律的是非论应当符合当代社会意识,当代社会主流世界观,核心价值观、道德观等等。所以,法律的应当独立于民意,又源于民意,又因到界外和历史发展的因素,法律又必须不断被修改,故从历史的角度讲,最后甚至颠倒黑白。 附:我记得图灵是个GAY,当时GAY在英国是犯法的,事情爆发后,图灵精神受不住因此吃氰毒苹果自杀死了,直到最近几年,听到有人提出要给图灵翻身(因为现在的GAY不犯法了嘛),但英国政府拒绝了,并说,这是当时的法律,我们无权干涉。当时我颇为不平,认为,现代社会道德观如此开放,有何不可?直到现在,我想我知道点什么。我一直幻想着:如果有人问我,为什么不给图灵释免,我会说,两个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发展方式,不同的时代世界观,纯粹意义上的历史我们回不去,我们看到的,是用当代社会思想、意识去评判,但我们无权干涉、改写。 附:一个人在被别人反驳的同时,尝试“沉默是金”,能放弃自己之前绝无质疑且能以生命作赌注的逻辑,然后在试图进入别人的思维的同时保持自己基本方法论而寻找别人的所谓的“谬误”,同时又接受别人的逻辑方式。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这都需要一个人的变态耐心、疯狂的人格、无以伦比的“多个独立空间思维”。这种人是天纵之才,是只疯狗,长期以往,他会不断分化出多个自己,直至到某一刻,某个他将试图结束这一切…… 当我走上楼梯,看到一个不在那的人,今天,他还是不在那,我希望他会离开。。 (中段结束,诡辩的味道,让人回味,就像爱人的香唇,那种灵魂上的缠绵,久不愿舍……) 在分裂的时代世界观里,我们找不到任何核心的共同点,自然科学所带来的巨大成效与进步,让我们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突破、革命,“划时代”的麻木、体制化给我们的反而是更多的羁绊,我们的革命,不应仅仅只局限于没有被新时代革命的东西,也应包括已被新时代革命的东西,将他们重新革命,也包括革命本身和其革命方式,干脆就叫:“革命的革命”。但革命,总是打破人们的时代世界观、社会道德、法律、甚至基本的是非论……(如全世界的女权革命,美国黑人的奴隶革命,世界在资本主义上的各国共产主义革命等等诸如) 在“图灵测试”中,“语言”能力代表了其智能与否,以“人工智能”有存在可能为依据,“语言”能力已完全代表一个人的思想、思考,难道你还能对上文进行反驳,且找到除语言(注意这个语言的概念,在前段就已经说明)外能代表你脑中“绝对空白的存在”的东西吗?而“屋子”则是使提问者对被问者的本质属性的判断失误,这是我支持“图灵测试”的原因,当然,这是一种对文字的理解观点。而“中国屋试验”里,语言能力并不能证明其“智能”与否,或者说,是拥有“思想”,其间接对人类文明的否定,对人类拥有语言能力而没有“思想”,且不理解语言的论点……正合我意!如果说本文中段我单纯讨论世界观冲突的问题而离了题,还不如说此文标题中的“人工智能”,并非人类创造机器人程序中的“人工智能”,而是一项出自上帝无比完美的杰作,上帝的“人工智能”——人类,准确说,是人。我一直借人类的“人工智能”来讨论我们自己,而不是逆而为之。我一直谈论的,也正是人, 我们有思想,但不是平常意义上的思想,而是某种编程上的“思想”。对机器人的语言测试,目标在于测其智能与否,也只不过是智能对智能罢了,就像平常出几道逻辑题测别人的IQ。这是我支持“中国屋试验”的原因。 这是一场革命,一场自我沉思的精神革命,历史上每一场革命都是从犯法开始,但这场革命,是你们任何一个人对自身世界观中自我理解的一段代码改写。在这改写前,你必须给你的世界观加入一条可读写指令,那就是中段的诡辩论。每个人都有选择权参与或否,正如沙翁所说:To be or not to be,This is a question!如果你坚持看下去,请对你的世界观犯法。 在这项出自上帝之手的作品中,我不禁有些忸怩,毕竟,谈的也是自己,设想一下,你就是极为庞杂的编程构架而成,无论是我们的第一语言(母语),以及一切所学的,都是编程代码、架构、指令、数据库的反映,极为复杂的代码,精巧语句,且使其具备自学的能力,并能完善自学能力的架构体系……一切如此完美,几百万年的进化,这个编程语言早已如斯强大,完美,如此魅力。如果说,“中国屋试验”中的机器人一点也不懂中文,那么人,本来就“什么都不懂”,一切情绪、主观、思维都是机械式的反映,而你的语言交流,是机器式的翻译,学习英语、日语,你只是在编程,编出一个语言转换过程的架构体系,再将单词、语句、语法、情景用语等录入数据库,与母语结构化相连……。但我说的,不是《黑客帝国》电影中的幻想,而是一个真实世界,但我们都是"智能机器人",又类似于《黑客帝国》的世界,但活着像《盗梦空间》。语言、情绪、主观、性格、人格、世界观、思想、思考方式、方法论是代码,是架构,是指令,是“数据”的积累、判断、划分。你的主观决定都是一条条指令的判断过程;你的性格、情绪都是对数据的分析、认为,达到条件会产生下一条指令结果;你的人生观、价值观、甚至世界观,都是对“数据”的三六九等划分,以及接触“数据”产生结果并记录下的所谓“经验”!你并不理解语言,你没有思想,更没有所谓的灵魂,一切,源自上帝之作的完美编程!如此深思,如此让人抓狂,害怕,但又迷惘、彷徨、继而痴迷,最后只剩它的魅力在吸引着早已累垮的你,喘着气无力的地向它爬去…… 有一天,我看到了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看到了“二程”的格物致知。看到了“米诺斯的牛” (我着实忘了那个回答不出问题答案是“人”就得被吃掉的故事源处和标题了,大概是希腊),看到了保罗·萨特的《存在与虚无》,看到了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看到了《苏菲的世界》(忘了作者名),看到了弗洛依德的《人性的弱点》,看到了斯老的《全球通史》,看到了人格分裂、精神官能症、强迫,看到了看到,听说了听说……我们人,真的懂自己了吗?在建立所谓的人工智能之前,我们在哲学探索的领域和知识面的涉猎,是否真的到了一定程度,或者说已经理解透了. 无论以后,人类的“人工智能”,其结果像《机械公敌》,或者《终结者》,还是让人深思的《黑客帝国》,还是《超验骇客》?(《超验骇客》2016年添加)“人工智能”总能吸引着人类文明,语言总是如此苍白,当有一天机器人出现如《黑客帝国》中的“爱”,我们不知道究竟是死代码出现的错觉,还是真正的所谓的“爱”,或者别的什么,我们也就再也真正分不清自己了…… 如果我们以“疯了” ,“没疯”这两种状态来区分人类,那么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疯了”的人有他存在的道理,那么,你还能判断自己是否正常吗?
——隔离岛
一切所谓的现实,皆由意志力构造的梦境罢了。如果梦境不崩溃,那么它就是真实本身;如果你的意志力足够强大,你的梦境永远不会崩溃,除此之外,没有真实。
——盗梦空间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我疯了,也许正因为是你疯了。
——飞越疯人院
最后,感谢《推箱子》游戏,让我在写作的同时,时刻保持自己的逻辑、理智,不至于迷失自我。 如她所说,我是一个具备邪教教主潜质的人。 亦谢谢“哟”同学,在某种不经意上鼓励我完成重新续写。 那个,我仍期待与你……
菜鸟·迷惘 2013.3.13
似迷惘 又似真霾 若迷中雾 若花中我 奈何 雾非花 花非雾 突那 又断弦惊梦 矣 矣 矣 宁迷中我自惘 莫醒如知自醉 如此般 又如轮回。
查看回复

思辨堂·生存与真实

作者:荷卷卷
[i=s] 本帖最后由 荷卷卷 于 2016-6-25 00:06 编辑
真 实 or 真 实
这里有很多已经踏入社会的小伙伴。曾经的我们都怀揣梦想,踌躇满志,但路上似乎有很多猝不及防。 这里有一个例子,就这个例子谈谈想法吧。 小明是一个新闻网站编辑,一开始他也在自己的岗位以事实为基准认真申稿,兢兢业业。但后来发现这样的稿件并不能为网站做出什么点击量的贡献,饭碗岌岌可危,为了保住工作领工资付房租水电费养活自己,他的标准逐渐降低,更偏向于夸张的标题党,甚至是未加核实极有爆点但有严重误导性的新闻。他知道这样不对,但,大家都是这样啊。为了生存,为了活着,我只能这样。他这样想着。←并不是特别了解这个职业,不知道网站编辑具体干啥,随手举个栗子,顺着我的例子分析就好,不要在意细节【正经脸顶锅盖跑 为了生存,为了更多的钱,我们都做着这样的事,或多或少。在生存与求真之间挣扎很难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点,为了生存,放弃对真实的追求,这个问题对错的界限在哪里?
基本奖励: 基础糖20宅币,宅贡&技能点根据内容质量掉落 艾特小伙伴一个2宅币上限10宅币 讨论原则: 1.原创内容至少200字,复制粘贴直接扣分,上不封顶 2.有理有据,逻辑清晰 3.可以回复别人的评论,但是请理智讨论,不要吵架 此帖禁水 思辨堂所有活动没有截止日,没有标准答案,祝君三次元好。
[flash=300,200]http://www.xiami.com/widget/10245220_1769939869,_300_200_cccccc_dddddd_1/multiPlayer.swf[/flash]
查看回复

首先先推荐一部纪录片

作者:张三
首先先推荐一部纪录片《大秦帝国》前段讲的是秦自穆公之后不断衰败,秦渠梁广招贤人治秦以求变法图强,后引入商鞅变法,看到这里的时候刚好发生了如家和颐女子遇袭事件,这件事来势汹汹,迅速霸占微博热门第一,其中是否为炒作或故意为之不谈,只说女主遇袭之后各方的措施:酒店,警方都没有立即回应弯弯,今天,当我再上网搜的时候,关于颐和事件的最新消息只有涉案男子李某被抓了,其余弯弯和网友的诸多疑问也未能得到解答。一周之后它就会像许多其它的热门一样被人们遗忘。 《大秦帝国》中有这么一段:商鞅颁布法令之后,于秦有功之人、官吏、老氏族犯法,鞅具以法执行,对于有违法行为动机之人可疑之人防之确不制裁,因为变法,他推的是依法治国。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鞅变以人治国为以法治国,阻力不可谓不小:来自秦王,老氏族,官吏,百姓,他都一一扛过来了。其变法之决心令人钦佩。变法之结果也令人钦佩。秦国强而秦人富。 虽然是拍的纪录片,真实性必然有所差异,但一条禁止私斗仇杀阻止了后来多少的伤亡,今天呢?即使国富民强,我也依旧觉得外面的世界很害怕,无论是会不会遇到袭击,还是遇袭之后有没有有效的保护。我曾近见过一篇报道,一个女子被丈夫施暴求助警方五十余次皆被拒绝,最终被囚禁并活活打死,据闻其死状凄惨,浮肿犹如身怀婴儿的孕妇,而那名男子不过被送入监狱6年,出狱后又结新婚,几个月后又是一个年轻女人去警方求助。 是我们的法律没有千年之前的完善吗?是我们的国民没有千年前的明事理吗?还是千年之前的法令比现在有效?执法者比现在更严厉? 不长写文章以为逻辑不清晰的在下
查看回复

从奇葩说第三季第十期说开来。

作者:wugy315
[i=s] 本帖最后由 wugy315 于 2016-4-17 04:14 编辑 [flash=350,86]http://music.163.com/style/swf/widget.swf?sid=16334758&type=2&auto=1&width=320&height=66[/flash] 今晚看了奇葩说第三季第十期。 节目的辩题是核电站出重大事故不尽快处置将毁灭星球。有两个人可以以一己之力拯救世界切他们自愿。但是拯救世界一定会牺牲。两人各方面条件都相同,除了一个有后一个无后。那么问题来了,是派有后的人去,还是派无后的人去? 双方辩论详情就不多提了,我今天是来说分析黄执中的论点的。 黄执中说,这个辩题是一个脑洞题。不会真的发生,现场气氛可以不那么凝重。不会真的发生,也不用真的做决定,所以这道题目不残酷。而且更大的好消息是,一,他们是自愿去,不用有道德压力;二,他们都有决定性的把握,可以解决问题。所以其实你要知道,做决策很好玩。往往做决定的时候,都是由一些很琐碎的理由组成。陈铭刚刚讲得很好,如果让一个有后的人去,他老爸死了,他是人类之子。换一个角度来看,我们今天是在辩论谁当烈士。这还不是一个普通的烈士,普通的英雄,是救了全世界的英雄。我们再来看看这个人类之子会得到什么待遇。你老爸救了全世界是不是,你数学只考二十分;你老爸救了全世界啊,你怎么只能做两个伏地挺身。伟大的死亡,往往是一个伟大的阴影。而且刚刚这样讲,还是比较好一点的版本。要不要听差一点的版本。我老爸救了全世界是不是?我欺负了女同学。怎么样。你觉得我可以做什么。你打我啊。我做了坏事,你枪毙我啊,让我那个英雄老爸绝后啊。人类之子使我们从未想过的一种特权。这个小孩子,如果个性温良,他会被欺负;如果个性强悍,他会欺负人。因为正如陈铭所说,他老爸死就是要你们全人类怎么样,疼他。他老妈呢。一个人类英雄的遗孀该是什么样的模样。一个烈士的遗孀,她能不能再去找第二春呢。就算过了十年,她能穿着泳装,去沙滩掉个凯子啊,交个男朋友啊。不太好吧?对不对?谁敢追呢?她的岁月会过去,可她必须保持她的端庄跟凝重。因为烈士遗孀,不仅仅是一个身份,它是一个形象。他的小孩子这辈子最大的成就是我的爸爸是个英雄,他的孙子这辈子最大的成就是我的爷爷是个英雄。他的小孩的工作是写回忆录。他逃不掉。勋章闪亮而灼热,它不是只戴在你爸爸下葬的那个衣服上,你们全家都得给摆出个样子,你懂吗。你得摆出个样子。你可以说其实我们不会那样对他们的,那是你这样想的。不是的。真实社会比我们想象得还荒谬,懂我意思吗。这场比赛我们在辩论什么,再说一遍,你们不会真的遇到这种事,也用不着有那么多的压力。今天不是个道德审判。我们只是很有趣地在去想,这个题目里头有什么样的可能性。我们在想什么,我们在想的是谁能承受得起伟大的死亡。今天找无后的人去,从某种角度来讲,也是在减少伤害,你知道吗。就让那个铜像就在那边吧。不用他儿子每年来剪彩。伟大是一种诅咒。伟大的第一次光辉而灿烂,伟大的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我们走不出这种伟大,你们不放过这种伟大。你不放过这种伟大,因为它叫人类之子。(请)放过这种伟大。 这是黄执中的立论。 胡渐彪起来讲了应该派有后的去因为这可以让他给这个世界留个念想。黄执中奇袭胡渐彪,我们希望伟人的子孙铭记伟人。但是我们不可以逼他们记得他。我们多么希望他的子孙能记得他。如果胆敢忘掉,可不可以稍给一点压力。 伟大的是你,没有人有义务活在这个巨大的阴影下,他们有自由选择权。 而后马薇薇奇袭黄执中。说黄执中说,子子孙孙的个人自由意志选择会遭到限制。不对。执中刚才举例的时候,我爸是人类之光,我是人类之子,我自由选择超自由。第二点立论与第一点矛盾。对遗孀和儿子的待遇也是矛盾。为什么对遗孀看得这么紧,对儿子这么宽容。有没有可能,对人类之妈也很宽容,对她超级好。我看上哪个爱马仕的包包,喂我人类之妈要拎,谁好意思跟我抢。范冰冰都得排在我后面。你知道一切特别荒谬,听起来超怪。我们回归现实,你把伟大看得太重。你认为伟大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对于伟大,人类是特别举重若轻的。孔子有后代吧,这么多年了,没见谁干坏事,没见谁承受特别大心理压力成为不正常的人,也没见谁给他们特别的待遇。人类是善忘的动物,只记得伟大本身…… 黄执中回应,马薇薇也是矛盾的。一,如果真的伟大才值得两边讨论。如果根本不伟大,也不必执着一定要派哪个人去。派谁去都可以。解决方法是谁的抚恤金比较低。面对一个不伟大的故事,就是用现实方法来衡量。如果是一件伟大的事,才会有我们的争论。一直以来的争论讲了两个版本的故事。一,塑造了前所未有的大特权。二,家属背负着伟大的记忆……(被蔡康永叫停) 以上是现场黄执中的发言及与他人的交互的详细内容。倘若因为人称转换混乱等原因而不能很好地理解,请自行观看视频内容,更为直观且语言比文字更多地负载了情感。 看完这些东西,现在我们能分析了。其实我来发这个帖是因为@荷卷卷 说,黄执中提到的阴暗面很现实。他觉得虽然被高晓松批评,但是黄执中说的非常对。这是我下面所要针对的点。 第一点,我觉得马薇薇说得很对,也是我对心声:人类的记性真的没有那么好。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过,很多事情,很多新闻,发生后不久,很轰动,关注的人很多。但时间悄然而逝,有的新闻会烂尾,有的人们会被遗忘。不是吗?一样的,别说你拯救了世界,就算你拯救了宇宙,你也会渐渐地淡出人们的视线,更别提遗孀、子孙了。为什么?因为已经是过去的事了。已经不在和人们的生活直接相关了。是的,你拯救了世界,你名垂青史,但是你和你的家人不会再有那么大的关注度了。那么,遗孀的第二春,又有什么关系呢?会有很多人关心吗?最多又是一个转瞬即逝的不那么轰动的新闻,成为人们茶余饭后一时的谈资罢了。再说,又有谁规定了,烈士的遗孀就非得保持那劳什子端庄和凝重?武则天和杨太真都还一女侍二夫呢。遗臭万年了吗?更别提高晓松说的JFK(美国被刺总统肯尼迪)妻子改嫁的事儿了。 第二点,来讲讲后嗣的问题。稍微跑一下题,马薇薇在反驳黄执中的时候,举了孔子后代的例子。其实我觉得不妥。其一,孔老夫子并不那么伟大;其二,孔氏后代的确是有受到老夫子的余荫的。好的,言归正传。来说后嗣的问题。在我看来,执中的举例有些过了吧?我不知道是为了节目效果还是这是辩论技巧,但毋庸置疑,这是经不起事后推敲的。是的,人类英雄的儿子,人类之子,由于父亲的牺牲获得一些旁人没有的特权和照顾,是必然的,也是合情的。但是,这种特殊待遇必然不是无限制且无止境的。执中开脑洞,我们来顺着他的脑洞接着开下去。欺负女同学?打的就是你啊。父亲不在了,稍微欠缺些管教,能理解。没关系,社会可以帮你的父亲管教你。这可是为了你好啊!帮助你成为一个正直的人,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请问有什么不妥?我老爸拯救了全世界,我数学只考二十分?我老爸拯救了全世界,我只能做两个伏地挺身?那又怎样?谁又要求过新宇将军非得写出《沁园春·风》、《沁园春·花》、《沁园春·月》了?反倒是嘲笑我的人自身有问题吧?我父亲的功绩那是我父亲的功绩。我自身能力有限碍着你了?吃你家粮食了?再来,牺牲的英雄东东的儿子这辈子最高的成就就是,我的爸爸是东东;他的孙子这辈子最高的成就是,我的爷爷是东东;他的儿子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写关于东东的回忆录。其实这也是执中的一厢情愿。朱棣这辈子最大的成就难道是他的爸爸是朱元璋而不是他的永乐盛世、《永乐大典》?他的爸爸可是开国皇帝诶!姬发这辈子最大的成就难道不是翦商成功,建立新朝而是他的爸爸是西伯侯姬昌?他的爸爸可是推演出了八八六十四卦诶!后世卦师可都靠这个吃饭。同理可证,东东的子孙的最高成就不取决于东东而取决于其自身。 第三,来讲讲执中奇袭渐彪的那段。我就一个问题,你会忘记你自己的父亲吗?会忘记自己的爷爷吗?你如果是孔子的后代你会试图去忘记你的祖先叫孔丘吗?答案显而易见。 夜深了,暂时说这么多。欢迎讨论。最后用马薇薇的话做结尾,伟大不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视频随后附上。 [flash]http://player.video.qiyi.com/2d140d427aea175f6fa2d3d689cfa8e6/0/4052/v_19rrkzi2s8.swf-albumId=467027700-tvId=467027700-isPurchase=0-cnId=6[/flash] (若播放失败请戳此链接:http://www.iqiyi.com/v_19rrkzi2s8.html
查看回复

来分享一期奇葩说(第三季第6期)

作者:wugy315
[i=s] 本帖最后由 wugy315 于 2016-4-2 23:57 编辑 奇葩说这个节目本身我就不做介绍了。欲知详情可以自己百度。 这一期讨论的是【臭不要脸是一件坏事吗】。 其实双方一辩被节目公然跳过让我觉得很神奇。我一直觉得这一季的欧阳超的所有镜头都应该被跳过。 好在被跳过的只是一辩。后面的讨论质量出奇地高。高到我觉得我应该来思辨分享给大家看。 具体怎样我就不剧透啦~ [flash]http://player.video.qiyi.com/832505c955faf957caa9c536bf7ec7a6/0/0/v_19rrl2jssk.swf-albumId=461658600-tvId=461658600-isPurchase=0-cnId=6[/flash] 【如果播放失败请戳】:http://www.iqiyi.com/v_19rrl2jssk.html 至于我个人对于这个辩题的观点,我觉得还是觉得这取决于对臭不要脸的定义。在传统竞技辩论场上,如果不能统一正反方对臭不要脸这一概念的定义,双方是辩不到一起去的。能把握到这一点的队伍,一般都能赢。当然,奇葩说不是传统竞技辩论。奇葩说的评判是看队伍双方给观众带来的观点改变。 欢迎大家看完节目来说说感想
查看回复

【清明】思辨堂·自愿死亡

作者:荷卷卷
[i=s] 本帖最后由 荷卷卷 于 2016-4-5 10:30 编辑
思辨堂·自愿死亡

2015年9月11日,英国下议院以118票支持,330票反对,否决了“求死权法案”,即俗称的“安乐死法案”。
安乐死(Euthanasia)指对无法救治的病人停止治疗或使用药物,让病人无痛苦地死去。 “安乐死”一词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幸福"地死亡。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安乐的无痛苦死亡;二是无痛致死术。
支持者说安乐死是对社会资源的人道利用,是对病人的人道援助。反对者说这是一种否定生命的行为。有关安乐死的争论在英国乃至全世界从未停止。
生不由己,那死亡呢,死亡是否是可以自己做主的事呢?请站在客观的角度思考一下,安乐死与社会伦理是否相悖。

基本奖励: 基础糖20宅币,宅贡&技能点根据内容质量掉落 艾特小伙伴一个2宅币上限10宅币 讨论原则: 1.拒绝一句话评论,原创内容至少200字 2.有理有据,逻辑清晰 3.可以回复别人的评论,但是请理智讨论,不要吵架 此帖禁水 思辨堂所有活动没有截止日,祝君三次元好。
@dlsdyc @OOOOO @opheliascarlett @这里是miku君
分会场传送门:
&

参考资料:
2.BBC纪录片《How To Die: Simon's choice》
[flash]http://share.acg.tv/flash.swf?aid=3835740&page=1[/flash]
3.BBC纪录片《Choosing To Die》
[flash]http://share.acg.tv/flash.swf?aid=842884&page=1[/flash]

查看回复

感情当中到底有没有利益交换

作者:keytam
如题 感情包括 亲情 友情 爱情 等等 利益(其实我不知道应该用哪个词)包括 钱等物质 沟通(心灵寄托?) 我想不通的有以下 感情要不要用利益交换为开端 感情要不要用利益交换来维持 其实 我还在纠结心灵寄托算不算利益→_→
查看回复

关于老师和学生

作者:想い出は远くの日々
[i=s] 本帖最后由 1354617380 于 2016-3-26 11:33 编辑 我在学校待了这么多年,发现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老师和学生之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对立的。 小学时,我们和班主任之间还算可以。因为当初还小,再加上什么都不懂,基本上都是生活在老师的领导下,老师说什么,我们干什么,导致我们从小就被老师带着跑,心里很是郁闷,但又不敢出一言以复。 到了初中,许多人的叛逆涌了上来,再加上小学时的种种不服,于是就处处和老师做对。打架,闹事,违反校规校纪,简直无恶不做。辛亏当时的班主任好,并且做事雷厉风行,了解我们的心思,在关键时刻也会我们一臂之力,我们才还算可以。 到了初二我们又换了一个新的班主任。这个班主任因为刚上岗,再加上比较软弱,所以一直被我们欺负,但我们也还是没有真做一些坏事,因为老师没有真正损害我们的利益。 后来又来了一个新的班主任,一来就这说那说,说自己有什么20年的教学经验啊,英语教的怎么怎么样啊,有去哪进修啊,还老吹自己怎么怎么样,动不动就就说请吃饭,考好带哪去玩啊,导致连我也觉得实在有些内什么。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之前两任班主任都没咋地,而这个班主任一上来就进行改革,把英语放在第一位,动不动就就在课间找我们听写,还老是罚来罚去,弄得民不聊生。之后又以值日没做好为由,罚了学多组连续做几周值日。英语发音还不标准,还老是不认错,之后又偷偷改回来,变脸不认人。 最近,发生了一件十分可恶的事情。在我看来,这类事情是引起学生和老师之间严重对立的典范事件。 就是因为周六有成人会考,老师要清空桌斗,之后许多人没清,老师把书都扔垃圾桶内。 【本内容已隐藏,回复后刷新可见哦】 之所以把这个给隐藏起来,是因为家丑不可外扬,希望大家都不要说出去。再次郑重说明,千万不要把这件事说出去,就当是一个案例吧。 经过上面的那个案例,我想大家应该都明白了什么吧。 一个班级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都是由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某种不和造成的,当然也和老师的教育方法有关。 像我们隔壁班,虽然他们班班主任很严,但是教育有方,该干什么干什么,把他的班治理的井井有条。 因此经过我长期的观察表明,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有三种。 第一种,是老师和学生之间友善相处。要达到这一点,需要的老师:热爱生活,有活力,懂得体谅学生,能和学生打成一片,不触犯学生基本的隐私和尊重学生,最好是男老师。而学生,则需要懂得体谅老师,不触犯一些较大或重大的违纪行为,学习还可以,也讲一些纪律。 第二种,是老师和学生之间关系不愠不火,老师就这么管着学生,学生就这么听着老师要达到这一点,需要的老师:教学有方,但有其做人的基本原则,时好时坏,有些偏向于他们心中的好学生,对他们眼中的坏学生则就有些不管不顾了。而学生,则就有些两极分化了,好学生好,坏学生坏,爱怎么样就怎么样。 第三种,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已经接近崩溃了,要达到这样的一点,需要的老师:比如刚才那件是的班主任,做事过于极端,有些喜欢剑走偏锋,表里不一面,过于遵守和严格校规校纪,不会或不爱开玩笑,有些或过于损害学生利益。而学生,则会因为这样的老师而变得有些反老师,对于老师所布置的事草草为之或者不管不顾。因此在这样的关头,总会有一位威望较高的人站出来,来统领大局。结局不是拆班就是换班主任(后者居多),极少有合而为好。 以上这些都是我个人的片面之间,希望大家多多指教。 @荷卷卷
查看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0%
粤ICP备18082987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902001746号
站点地图友情链接:
喵宅苑
喵空间社区程序
络合兔
Lanzainc
技术宅
腕能新趣
小五四博客
莉可POI
Mithril.js
枫の主题社
Project1
午后少年
机智库
七濑胡桃
xiuno
幻想の博客
茶兔社区
乐享社区
魂研社
26云导航
Nothentai
0xff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