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不知怎的,我的脑海中就蹦出了这么一句话。诚然,如同哈姆雷特中写到的那般,如若不是惧怕那不可知的死后,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等等这些生命的苦难与折磨。或许这个问题的关键不在自杀,而在不堪生命重压之后能否选择尊严的死去。 关于“安乐死与社会伦理是否相悖”这一点,我想就目前而言,答案大概是否定的。在我看来,社会伦理像水,是万众形成的庞然思潮。早在古希腊,安乐死便已大行其道。就连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等一系先哲都在道德的高度对此产生认同。但这是时代所决定的,低下的社会生产水平尚不足以承担所有人的生存需求。生存,本就是一种残酷的现实。每一种存续的背后,都埋藏着不为人知的牺牲与死亡。在彼时,安乐死与社会伦理这一大思潮并未相左,但现今的社会终究是不一样了。 无论是从现今社会生产实际,还是从宗教信仰,亦或是从所谓的伦理道德出发,剥夺和放弃生命都是被否定的。因为人的生命是一项最基本的权利,它是社会和国家的基石,是一切权利与义务的载体。倘若一个人能随意地剥夺与放弃生命,恐怕现今社会这个体系立马就会分崩离析。这大概也是为何现今社会对于安乐死这一看似从人道主义出发的行为始终小心谨慎的原因所在吧。现代的社会崇尚自由,但绝不是绝对的自由。一个文明的社会必然是由一定的秩序所维系,而过度散漫的自由只会让秩序支离破碎。也许,死亡终会成为一种自由,但那想必只会是一种限制重重的自由。 在支持者看来,安乐死是个人意志的体现。但历史告诉我们,再强烈的个人意志,也撼动不了属于社会主流的集体意志。集体意志,是社会发展的内核所在,也是社会伦理的外显。除非集体意志发生转移,个人意志与集体意志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安乐死这种沉重而严肃的行为很难为人所真正认同。就目前来看,这条道路尚还任重道远。 就个人道德来说,我不排斥安乐死这一行为,但也不赞成这种选择。因为我从那些从苦难年代走来的长辈的身上,学到了一个朴素的道理,那就是——活着!没有其它任何的华丽包装,纯粹只是人最初的本愿。没有人愿意死亡,哪怕受尽了世间的苦难,也总有那么一丝或美好,或怨憎的羁绊。我不知道那些有条件选择安乐死的人,是否曾想过,在世界的某个角落,也有那么一群人在无助与挣扎中不甘地死去,在冰冷的街头,在无人的荒野,他们直到最后一刻,还在想贪婪地拽住生命的尾巴。说真的,有些人宁愿像狗一样艰难地活着,也不愿有尊严地死去,因为有时候,活着,就是最大的勇气。